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12月03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陈斌:“破烂王”来融资

本报记者 崔玉娟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12月03日   10 版)

    在首届“盐商杯”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赛的半决赛中,来了一个“破烂王”。当然,这是参赛者陈斌对自己的调侃,但是,在聚集了一大批高大上项目的半决赛中,选手都试图以“填补国内空白”、“国际领先”等语汇吸引评委的关注,而陈斌却张口闭口“垃圾”、“破烂”,这的确有几分另类。

    陈斌的项目叫“智能垃圾分类”。杭州市为了推动垃圾分类,给居民家中发垃圾袋,陈斌试点的11个社区里,居民的垃圾袋上贴着含有其门牌信息的二维码。当一户居民把一袋垃圾扔进陈斌自主研发的智能垃圾箱,就能称出这袋垃圾的重量,并通过扫码获知这袋垃圾的“主人”。

    这个项目已经在杭州试点两年,有一个20多人的团队专门跟着陈斌干这个事业。陈斌本人已经投入400多万元,这400多万元是陈斌一个实体厂两年来的几乎全部利润。陈斌近乎执著地坚持要做好垃圾智能分类,他觉得这个事情“对社会有意义”。来参加比赛,如果吸引到一些投资人的关注,陈斌的目的就达到了。

    其实陈斌并不是浙江人,2000年,20岁的陈斌来到浙江工作,遇到了一个温州老板。因为陈斌肯学习、肯吃苦,赢得老板的信任,公司几乎全权交给他打理。2003年,这个对有知遇之恩陈斌的老板朋友离开杭州后,陈斌自己开了一个贸易公司——给服装品牌做配套供应商,提供服装辅料。

    “贸易公司有个短板,就是问工厂要货不方便。”陈斌说,2006年,他自己干起了环保袋加工的生意,一直到现在。

    陈斌工厂的环保袋其中一部分是给社区做的。陈斌发现,社区为了做好垃圾分类,往往在袋子上写上楼号,或者贴个小卡片。“这种方式一方面比较原始,一方面容易泄漏隐私。”学习计算机专业的陈斌自告奋勇,帮社区给每户居民的信息进行二维码加密,做成一个智能平台,只要巡检员通过手机扫码,就知道是谁家的垃圾。

    但是,社区还有更多需求,比如如何奖励垃圾分类好的居民,能否通过积分的形式掌握整体数据,积分怎么兑换礼品等。

    一来二去中,陈斌发现这里面有商机,他组建了一个团队专门做垃圾智能分类。第一个试点就在杭州市兴安社区——陈斌的老客户。

    陈斌理想的商业模式是,通过二维码管理,把数据提供给社区。杭州政府给每户30元补贴,同时,陈斌的公司可以把可回收垃圾收集起来,集中送往垃圾填埋部门。这样,补贴加收益一部分以现金和物品的形式反馈给居民,一部分维持陈斌公司的正常运转,同时,陈斌开发的这个平台可以满足客户将积分转化为捐赠物品的需求。

    最开始陈斌研发的垃圾箱还没有像现在这么智能,要靠人工分拣。每逢周六,还要组织3个人边宣传边收垃圾。“收垃圾的钱其实连这3个人的工资都不够”。

    陈斌这套系统,让楼道长们开始PK,也让居民有了更大的动力进行垃圾分类。渐渐地,陈斌的垃圾箱在11个社区推开。后来,又“收编”了50多个收废品的人,通过与社区的合作,为他们免除了每年的“份子”钱。

    此外,陈斌还组织居民去参观杭州市只有5年填埋量的垃圾填埋场。据称,在推行这套办法的小区,垃圾分类正确率从20%提高到70%。

    陈斌初算,如果能在至少330个社区推行社区智能垃圾分类,他的这个公司就能良性运转起来。

    遗憾的是,陈斌的项目没有进入决赛,他自己总结原因是自己太紧张了,就像“茶壶里往外倒饺子”。但是他会坚持下去,因为“这个事情有社会价值,以后还能跟儿子吹吹牛”。

创业大赛为何要让龟和兔“赛跑”
听从心的选择
陈斌:“破烂王”来融资
把“红色巴士”开到全国
初创企业如何俘获投资者的心
创新源于对生命的敬畏
“盐商杯”助青年创业者融资更“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