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理政的总章程,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要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要设立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誓制度。有的年轻人认为,宪法那么“高大上”,远没有婚姻法、合同法那样与普通人关系密切。其实,我们就生活在宪法中。
当刚大学毕业的孙志刚在广州的收容人员救治站被人殴打时,也许他不知道“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的宪法权利受到了侵犯,根本原因在于国务院制定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违反了宪法。
当河南灵宝青年农民王帅因在网上发帖批评当地政府对自家承包地的违法征收,而被灵宝警方不远千里到上海抓捕时,他也许在疑惑,“宪法不是规定‘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吗?”
当齐玉苓多年后发现自己被别人冒名顶替上了大学,她也许还没有意识到自己被侵犯的是依据宪法所享有的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事实上,离开宪法,我们无法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虽然宪法的实施具有其重要性,但由于历史传统和现实制约,我国保证宪法实施的监督机制和具体制度还不健全,以致出现宪法软弱和宪法无力的问题。一些宪法所规定的公民权利没有具体法律的支撑,一些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违反了宪法的规定,一些公职人员滥用职权、失职渎职、徇私枉法,一些违反宪法的行为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追究和纠正。
因此,有学者呼吁,“让宪法长出牙齿”。这就需要对宪法的实施和监督进行顶层设计和制度构建。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对宪法的强调,正是基于宪法在现实中的实施困境进行的回应。当然,由于问题的复杂性,其解决需要假以时日。需要注意的是,宪法的实施不是某个国家机关或某个公民个人的事,而只有真正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为,我们才能充分沐浴宪法的阳光。
那么,我们年轻人除了等待宪法的春天,还能为宪法做些什么?答案是,学习宪法、尊重宪法和捍卫宪法。
年轻人应当主动学习宪法。在了解宪法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才能了解宪法权利和宪法义务,才能认识宪法的价值、理解宪法的功能,也才能让宪法精神深入内心,而最终外化为自觉的行动。
年轻人应当自觉尊重宪法。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指出“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如果没有对宪法的尊重,任何人都是不安全的。在这方面,我们有着惨痛的教训,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红卫兵小将们“无法无天”,冲击国家机关、践踏他人尊严,甚至对依照宪法选举出来的国家主席都进行武斗。我们绝不能让这样的民族悲剧重演。
年轻人应当勇于捍卫宪法。年轻人除了尊重宪法,也能够用行动来捍卫宪法。孙志刚案经媒体报道之后,在社会上掀起了对收容遣送制度的大讨论。有三位在读的法学博士研究生也向全国人大常委会递交审查《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建议书,认为收容遣送办法中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规定与宪法和有关法律相抵触,应予以撤销。他们的行动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可以说,几个学习法律的青年,为废除违反宪法的收容遣送制度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12月4日是现行宪法实施32周年的日子,虽然我们不能奢望宪法的春天马上到来,但这是不可阻挡的人类文明发展潮流,我们应当充满信心、满怀期待。事实上,美国宪法已经有了200多年的历史,尚有不完善之处。可见,宪法实施不是一代人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几代人长期持续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