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哪一年开始看《中国青年报》,我已经记不清了。数十年来,报纸上曾经出现过的重大专题报道,我也有的想不起来了,唯一保留下来的是每天早晨坐在书桌前读报的习惯。
1949年,新中国成立,我考入大连工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前身),毕业后又留在大连任教,开始为青年人服务。到如今,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
大学是培养优秀青年的地方,《中国青年报》面向的主要读者正是青年。为了了解青年群体的所思所想,我开始关注这份报纸,几十年来与其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校教书、任职期间,每天通过报纸了解国家大势、关注青年问题是我的工作内容之一;退休以后,读报成为我贴近青年群体、保持思想年轻的主要手段。
学校影响最大的是青年人。引领青年人的思维方向,是为人师者的职责,这也恰与中青报的办报理念吻合。百善真居首,万恶假为先。道德是一个学校的生命线,因此,我一直通过中青报关注学术腐败问题。在教育界、科技界,涉世不深的青年,首先是看着自己的老师、校长是怎么做的。
要培养青年一代廉洁高尚、求真务实的道德品质,教师要以身作则、从我做起,媒体也应该加大对教育腐败的监督力度,净化高校学术氛围。目前,中国高校的学术风气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希望中青报能继续推出相关报道,让青年明白,做人和对待学术应该持有怎样的道德观。
多年来,我给中国青年报社写过信,打过电话,多次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其目的,不外乎是作为一个长者,想给风华正茂的青年人们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思想,感谢《中国青年报》给我提供了一个这么好的平台!
在我看来,对青年人而言,最重要的两点素质:一是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道德是一个人,一所学校,一个国家的灵魂。在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里,一直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有文化的青年知识分子,更应该洁身自好,树立一生恪守笃行的做人准则。这方面的报道,中青报还可以再多些。二是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换言之,要能够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很多时候,决定人生的往往不是大的抉择,而是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一句话,一个故事,或者一篇新闻报道。几天前,《中国青年报》头版头条报道了恩施土家族学生李军,从漂泊的农民工到在校博士的奋斗经历,给当代青年们又树立了一面旗帜。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会激励更多的人积极向上,追求自己的梦想,改变更多人的人生轨迹。希望中青报多推出好的青年典型,同时也更多地关注青年道德问题,引领当代青年的成长方向!
(作者系原武汉水运工程学院院长、武汉理工大学教授,今年84岁)
“寻找《中国青年报》金牌读者(第三届)暨读者总动员”活动正在进行中,读者可参选六种类型金牌读者,亦可围绕《中国青年报》的“青年关注”和“全媒体转型”两个话题贡献智慧,参与读者总动员。活动详情请登录中青在线活动专题查看,或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青年报读者俱乐部”微信公号。参选材料请发送电子邮件至cydreader@163.com或邮寄至:北京市东直门海运仓2号中国青年报社发行部收,邮编:100702。
朱国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