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林毅夫一如既往充满自信。在2015年冬季达沃斯经济论坛上,林对媒体表示,中国政府用基础建设拉动经济是“独门绝技”,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都要借鉴,IMF在2014年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中提到:当地方经济出现危机时,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投资基础建设。
貌似世界大同了。说到投资,马上让人想到2008年的4万亿。正巧,有媒体引用10万亿的说法:到2014年底,政府已批准了总投资额超过10万亿元的七大类的基础设施项目。
本来没多大的事,却惹得口水四溅。国家发改委专门就投资项目核准制度改革的有关问题举行发布会,发改委投资司副司长罗国三表示,总投资数字根本无法统计,因为有的项目已开工,有的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不同地方、不同地形条件建设成本不同,在没有完全分解到具体项目的情况下,这个总投资是计算不出来的。罗国三强调,讲总投资没有意义,而且它跟2008年的4万亿有本质上的差异。关键一点,这不是新增的、大量的财政投入来强刺激,而是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投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策取向。
投资这事,既不关政治正确,也不关官员个人得失,确不必大动干戈。但从官员的辩解中至少可以琢磨出两点:其一,总投资数量搞不清。这不仅是开工进度等技术性因素,更多的是投资体制决定的。2008年急忙实施4万亿,不仅项目的审查难以细化,官员个人的喜好,领导的插手,以及地方官员的蜂拥迎合,都增加了投资总额的模糊。据估计,那拨全国行政性投资至少是20万亿。其二,暗损4万亿。也就是说,行政性的4万亿投资是不好的,如今政策已更加倾向市场化,以引导市场资本为主。
不管是行政化的4万亿或20万亿,还是更加市场化的10万亿,都是由政府启动。接下来还有两个必须的逻辑:其一,若想保7,10万亿不够,需达到12.9万亿;央行不降准,不放松资金缰绳,10万亿没戏。于是,万众盯紧了央行手里的绳子。
降息和降准,都是松绳子,围绕着绳子产生了缤纷的美梦和喜剧。
1月30日网传央行宣布降息: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2%,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至2.50%。此消息立马被业内人士否决:重要货币政策肯定是央行网站先发布。果然,第二天便有辟谣。但网友说,今晚是谣言,明晚就是真消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
2月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15年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8%,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跌破50%的枯荣分界线——这给了公众更多的想象空间,央行降准的谣言复起。
接下来,2月2日晚间,市场流传央行向农商行定向降准的消息;2月3日早,央行向市场注资,进行900亿元逆回购操作;2月4日,离岸人民币创2014年5月29日以来最大盘中涨幅……
央行紧急吹风:根据货币市场流动性总体情况,去年第四季度未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SLF),余额保持为0。
果然应验:央行决定自2月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同时,对小微企业贷款占比达到定向降准标准的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4个百分点。这是央行自2012年5月18日后,时隔两年多再次实施全面降准。
此次降准几乎是全国人们欢天喜地同仇敌忾地抬出来的。此时,谁还会去纠结4万亿和10万亿的孰优孰劣?先爽了眼下再说。
理性上讲,宽松货币政策对提振经济确只是眼下的爽,而代价可能是今后更大的痛苦。过度依赖投资,不仅导致产能过剩的危机,也是导致收入分配失衡、环境污染、腐败和寻租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