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种的曼陀罗花开了,娇艳欲滴。今年夏天,成都一位主妇望着自己的栽种成果,不知怎地就想:这么新鲜的花,拿来炒鸡蛋吃多好?没准还能清火。
她摘下了花,命运与千年前的梁山好汉发生了碰撞。
“你们村鸟,理会得甚么!”押送生辰纲的“青面兽”杨志对着禁军怒火冲冲地咆哮,“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
正值六月时节,红日当天。山间崎岖小径上,走来了化装成商人的梁山好汉,他们手持椰瓢,在众位军爷面前演一场好戏,不动声色地往酒桶里掺进了“情花毒”。
画风有点穿越?大家本是一回事。
情花,金庸小说里阻碍杨过和小龙女在一起的重要道具,艳丽、带刺、有毒。有好考据者依据这些特征,认定它是现实生活中的曼陀罗花。这种茄科曼陀罗属植物身藏天仙子碱等生物碱,全株不论花、叶、果实均有毒,不仅具有镇静作用,还早早地就被古人开发,成为江湖上不老的传说。
比如蒙汗药、麻沸散,都是曼陀罗花入药制成的。
《天龙八部》中,大理镇南王世子段誉在王夫人的“曼陀山庄”里一本正经坐而论茶花,实际茶花只叫“曼陀罗树”,而真正的“曼陀罗花”,也就是洋金花,身世更比茶花传奇。
在西方,由于曼陀罗花曾在维吉尼亚的詹姆斯镇放倒了大批前来镇压叛乱的英国士兵,因此得到了“詹姆斯镇草”的美名;据说古埃及人在宴请宾客时会奉上这种美丽的花朵,客人们闻着就感到莫名愉悦;又一说,纳粹还曾将天仙子碱当成审讯犯人的利器,不料此物迷得太厉害,犯人们招出的好多都是幻想。
桩桩件件的稀奇事,指向同一点:这是一株带着麻醉效果,多吃还可致命的植物。
当然,它并不会像扎中小龙女的情花那样奇特到一动情便心痛,更不是断肠草能解的毒(洗胃的解毒效果可能更好一点儿)。但误食了曼陀罗花炒鸡蛋的成都夫妇,很快就站不稳,瘫倒在地,眼前还有几个蒙面人在晃动。
蒙教科书普及,华佗首先启用“麻沸散”的故事陪伴我们度过一场场少年时代的历史考试。典籍记载,古代的骨科、皮肤科手术,都得让病人在术前喝上一碗麻沸散。其实现代人也不知道华佗他老人家用的是什么,但可以确定的是,在唐宋时代,麻沸散这药方里的主角,就是曼陀罗花。用晒干的花磨成粉,以水送服,可镇痛,可治哮喘,可熬过皮肤科手术。
中国古代的盗贼就不会犯纳粹的那种错——好汉们带上蒙汗药去打家劫舍,除了看中它能放倒人,更重要的是受害人幻觉层出,清醒后常常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当然,古代典籍可不会告诉你“蒙汗药主要成分是天仙子碱”,凭啥知道它跟曼陀罗花脱不了干系呢?
宋人在书中留下记载:“广西曼佗罗花,遍生原野……盗贼采干而末之,以置饮食,使人醉闷,则挈箧而趋。”
而有些专家就说啦:蒙汗啊!也就是说,吃了里面的生物碱,不光人会懵,汗也一点儿发不出来了。“蒙汗”这名字,可是够写实的。
回想智取生辰纲的那个场景:大毒日头下,崎岖小径上,梁山好汉往白酒桶里掺入了曼陀罗花的生物碱。杨志带着那15个军爷,饮了酒,一个个面面厮觑,起不来、挣不动、说不得,眼睁睁看着晁盖、吴用等把一担担金珠宝贝都装在车子里,大摇大摆地运走。
然而如此传奇的花,至今仍似大隐隐于市的江湖高手一般生活在我们周围,恐怕是一般人想不到的。
话说就在前两年,四川自贡一位女士因为“口干、头晕”去看急诊,一查,原来是中午的蛋花汤里放了楼下花坛里的曼陀罗花。
医护人员迅速上阵,有的洗胃,有的输液,抢救了一通,却发现周女士去交费的丈夫没回来。
与此同时,该院皮肤科的病房里,有人报告说“来了个收债的,又好像是吸毒的”。一位中年男子莫名出现,坚决问3号床的病人索要20万现金,还指着别人的荷包叫提款机,直到医院保卫科把他提回周女士身边。
曼陀罗花依旧遍生原野。只是爱也好,恨也好,多少冤孽,在穿越时光之后,尽付生活的琐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