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常珍视这份特别的荣耀。这个推选活动实际上是“互联网+”时代,大学、社会、师生、校友互联互通、共融共进的舞台。舞台上演的是大学生的真人秀——你们制作视频、表达观点、投票点赞,你们才是这个大时代的真正主角。
我很清楚今天获得的这份荣耀,也许并非缘于我工作出类拔萃,也非个人魅力超群——如果拼颜值的话我可能很难入围——今天有幸能够站在颁奖台上,其实更像是一个符号、一个象征,代表着3.6万名南工人和更多热爱和支持南工的朋友们、伙伴们,代表着这个饱含着创新和梦想的伟大时代。
去年,意味着 “开放、跨界、包容”的互联网思维几乎席卷了全球,“互联网+”不仅是BAT、苹果和小米的成功之道,同样也是中国大学走向世界一流的必由之路。正如此次参赛大学的视频借学生的视角在互联网平台展示了各自校长的风采,这背后凝聚的实际上是大学方略、治校理念、育人情怀等大学文化的碰撞交融。
我和大学的缘分始于1979年、我14岁时走进北京大学开始的。因缘际会,先后在北京大学、内蒙古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国内外高校或长或短地任教供职。
37年的大学生涯中,我几乎从事过教学、科研、管理等每一个角色,甚至还曾经担任过北京大学研究生会主席和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主席。让我始终在象牙塔中流连忘返、乐在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有幸能够接触到那些最优秀的大学校长,他们的风范是我孜孜以求的楷模,在他们的指引下我从青涩少年逐步成长,进而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如何做好大学校长?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我不停拷问自己的课题。最近我整理辑录了到南工任职近4年以来的一些文字资料,名为《大学问——南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初探》,重点正是这个“问”字上,既是问校长之道,更是问治校之路。
一所世界一流大学,我认为至少有三个标准:第一,是否能吸引到最优秀的学生,礼聘到最优秀的教授;第二,是否追求学术繁荣,能否培养出杰出人才、特别是学术大师;第三,是否能提供一流的校园设施和服务保障,营造“淡定自信优雅从容”的创新文化,让每一个师生感到满意,谈及母校时脸上都洋溢着自信和自豪。
这就是南京工业大学的目标。实际上,这所办学已有128年历史的学府正成为新的传奇缔造者。3年前,我们跻身首批“2011计划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开启了“综合性、研究型、全球化”大学战略宏图,聚焦 “一心一地”双核驱动,在“人才引育、协同创新、文化引领、全球拓展”等四个方面取得跨越发展,不断提升着南工颜值。
同样,我希望谦逊的品质、健全的人格、阳光的心态、开阔的眼界、宽广的胸怀、思考的内涵和奋斗的足迹能够成为南工人的新颜值。这是对所有当代大学生的期待,谨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