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同学是“国王”,另一半同学是“天使”——在北京林业大学园林13-3团支部,大家有了新身份。
这是团支部开展的“国王与天使”英语互助活动,同学们分别担任彼此的“国王”和“天使”,帮助对方学习英语。在临近四六级考试之际,“天使”要为国王准备“百词小测试”,督促国王当周的单词背诵。“国王”和“天使”还要组成“雅思托福别动队”,互相交换学习资料。
慢慢地,“国王与天使”英语互助活动也普及到了其他科目,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开展,支部成员平均学分积为85.3分,许多人获得了奖学金,英语四级通过率达到94%,11人提前参加六级考试并且全部通过。
在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度活力团支部创建工作中,“国王与天使”英语互助活动成为30个“活力团支部”之一。
团支部搞活动,“适合”最重要
做团支书不容易,电子13-2支部的陈小政对此深有感触。
为了体现“民主”,电子13-2支部搞活动都要出A、B、C三套方案,由大家投票决定。可即便如此,也总会有一些同学不满意。虽然他们嘴上不说,陈小政却感觉到,“他们心里有些小情绪”。
支部委员们感到很头疼。有人抱怨了一句:“哪天让他们当一下,他们就知道了。”无心的一句话却让陈小政灵机一动,为什么不能让大家轮流来做团支书呢?“服务你我,支书我做”活动就这样诞生了,大家开始按照学号排序,轮流担任团支书,每人负责一周。
起初,陈小政心里还有些打鼓,担心“活动办不起来”。不过她很快发现,所有人只要到了这个岗位上,责任感会油然而生,每个人都做得很好。
不配合的同学也有。一位男生“消极怠工”,班上的心理委员和他谈了几次话,也没什么效果。“任期”到达尾声时,班上的同学有了意见。“大家有些议论,觉得以前支部活动都很丰富,轮到他这一个星期突然变成这样。”陈小政说,“他也觉得有些对不起大家。在又一次轮到他的时候,他就做得很好了。”
每位同学都会努力在自己的“任期”内举办丰富多彩的支部活动,比如去鹫峰撕名牌,到图书馆义务整理书籍,从淘宝上买材料去实验室里做水晶滴胶……随着大家“八仙过海”,电子13-2支部彻底“活”起来了。
梁希实验班是北京林业大学的“学霸集中营”,同学们压力特别大,竞争十分激烈。作为林学院梁希13-4支部书记的潘淑意知道,如果支部天天搞活动,大家会“很不满”。因此,支部把活动的落脚点放在了科研方面,设立了“科研积分众筹”机制和“N-1”讨论机制。
“科研积分众筹”重视平时综合素质的考量。除了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大创、发表论文、参加学术竞赛,这些成绩和奖励都会加到综合素质分里,激励大家真正投身科研中,考好期末考试。“n-1”则是针对某一课题,选出一位同学扮演“反对者”,专门给课题“挑刺”。
一次课外实习,全班同学一起来到某林场,观察林场的生态改造和修建。这个林场是十几年前通过爆破荒山开辟的。通过实地调查,大家形成了小组课题,“反对者”则对“爆破的手段是否真的正确”提出质疑,最终通过研究得出结论:爆破会破坏土壤层的本来结构,有可能形成环境隐患。
“我们希望大家不是一味跟随主流和权威走,要有不一样的角度,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多读论文,多亲身实践。”潘淑意说,“每个支部的实际情况不一样,只有大家觉得有价值,有帮助,才能赢得人心和凝聚力。”
围绕“小事”营造“归属感”
自习一小时,看十几次手机花去半小时,这是许多大学生再熟悉不过的情景。水保学院梁希14-4支部书记蒋利斌和舍友也不例外。“我们支部喜欢集体去上自习,回来以后老是感慨,虽然待了半天,但是效率很低,时不时的总要低头看看手机”。
为了和手机“抢时间”,一位舍友做了个“手机口袋”。每次上自习前,大家先把手机装进去。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却让自习效率大大提高。于是,作为团支书的蒋利斌决定把这个做法推广开。
机械13-1支部则在宿舍里做起文章。团支书张广杰偶然读到一本名为《扫除力》的书,其中提到,如果人们处于非常混乱的状态,那么内心也会是浑浊的。花一点时间整理脏乱的房间,打量生活中的每个过程,就会豁然开朗。而在并不宽敞的宿舍里,总是充斥了太多并不需要留存的东西。于是,机械13-1团支部开展了“扫除力2+4”活动,从扫除宿舍这件很小的事情开始,扫除大家心里的“不开心”。
在活动开始时,为了方便对比,学院曾经特许了一次“男女生互访”。这些“工科男”的宿舍让张广杰“大开眼界”。脏衣服胡乱搭在梯子上,书桌上堆得找不到东西,鞋子在地上东一只西一只……经过两年“扫除力”活动的开展,现在大家的宿舍里已经干净整洁了许多。
会计12-3团支部从“中国梦”得到启示,开展了“你的梦我来圆”主题团支部建设活动。每个学期开学时,支部的每位同学都会写下自己的学期计划、近期目标、未来理想,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生活进行规划。除此之外,每位同学还要随机抽取一个“成员梦想目标”,成为秘密“圆梦使者”,悄悄帮“筑梦人”实现目标,给同学一个惊喜。人资12团支部则开展了“我是小马达”活动轨迹创意大赛,参赛者自定义跑步路线,通过手机软件进行跑步路径截图,然后评选出最具特色的跑步路径截图并给予奖励。
这些活动看似寻常甚至不起眼,却让同学们对“团支部”有了强烈的“归属感”。“平时班级做拓展都是以团日的角度出发,学校重视活力团支部创建工作,资金等方面都给了很多支持,让团支书有更大的力气放在品牌活动上。大家不仅对班级有归属感,对团支部也有了归属感。”潘淑意说。
为了保证活动顺利进行,北京林业大学团委给100个立项团支部各发放了500元立项基金,各学院也配备了平均500元左右的支持资金。最终评选出的30个活力团支部还将获得1000元奖金。
学姐带学妹,好项目要传承
日语系的“爱心接力”已经持续了10年。今年,任务交到了吴舒怡手上。每周,她都要到抗战老兵黄爷爷家去“值班”。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黄爷爷头部负伤,导致双目失明。老伴儿上年纪后眼睛也看不见了。他们的孩子有的工作特别忙,有的在国外,虽然家里有保姆照顾,但爷爷喜欢读书、写作,保姆都帮不上忙。
2006年,通过北京市海淀区残联,北京林业大学日语系学生和黄爷爷建立了联系,学姐带学妹,一传就是十年。
该打预防针了,带老人到校医院。稿费来了,替老人去邮局取。一次,老人家的报时钟坏了,吴舒怡跑了许多地方都没能修好,她一直觉得很遗憾。
平时,读书、读报,把爷爷口述的文章和诗歌写下来整理好,就是吴舒怡的工作。为了让爷爷奶奶能睡个午觉,她总是上午登门,虽然有时候“真的不想起床”,但她还是坚持了下来。
为了让这个活动继续传承下去,吴舒怡和团支书张诗云已经一起物色好了一个“靠谱、有耐心、有责任感”的学妹,开始带她一起去老人家。“以后准备让她接手,不能随便交给一个人,那样项目可能就会断了。”张诗云说。
有好的项目,自然希望更多人能够参与进来。“我们也在把我们的经验和其他支部、学弟学妹们推广,现在很多学弟学妹也在用‘支书轮流做’这个方法了。”陈小政说。
据悉,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度活力团支部创建工作共有196个支部参与,通过线下活动和线上集赞等方式,几乎覆盖到全体学生,线上集赞数突破了20万。“我们的目标就是力求把‘有意义’的工作包装的‘有意思’,打造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载体。”北京林业大学团委书记辛永权介绍,接下来,校团委还会优化奖项评选,将北京市先进班集体、“先锋杯”优秀团支部等荣誉评选与“活力团支部”创建工作无缝对接,同时强化项目对接,加大资源倾斜,并进一步完善团支部各项管理制度,让团支部迸发更大的“活力”。
本报记者 黄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