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世界读书日”,北京人文书店单向空间的读者,从晚上8点起持续12个小时,进行了一场马拉松式的接力朗读。今年4月23日,朗读由时间扩展到了空间,北京、南京、厦门、上海、青岛、郑州、西安、广州、沈阳、乌鲁木齐的10家书店,读者带上最爱的那本书,去离家最近的书店,朗读片段,分享故事。
朗读,并不是书店独有的“行为艺术”。4月21日,北京东城区文化馆内,一场“聆听经典品味书香”的诵读活动开场,演播艺术家和学生们一起朗读季羡林的《读书》、肖复兴的《母亲》、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4月24日~7月15日,深圳的一处公园,将会在这个夏日举办不定期的“草地朗读会”;豆瓣网的首页话题“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也邀请全世界爱书的人记录下自己的朗读瞬间。
书,本来就是要读出来的。
这个时代依然需要朗读
英国作家毛姆说:“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小型避难所。”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盏台灯、一本书、一个人,朗读的配置简单至极。
2015年4月23日晚上,全北京的文艺青年都在单向空间相遇了。不大的店面挤了上千名读者,有人读诗,有人读散文,还有搞怪的人读了一页菜单,但无论是读者还是听众,都很享受这段时光。这项去年开始的活动,已经渐渐被人们熟悉,这也让单向空间单谈产品总监张维娜重新思考:朗读,在这个时代是否依然重要?
让她印象深刻的是,曾有一名女读者,在麦克风前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她读了一首没有声音的诗。“她解释,这是一首写给前男友的诗,情到深处,哽咽无法出声。但现场非常安静,朗读者传递出来的情感,每个人都感受到了。”张维娜说。
今年“4·23”,除了文艺青年,孩子们也来参加了。识字不多的他们朗读了绘本《如果我是一本书》,告诉自己也告诉在场的大人,如果我是一本书,会给别人带来什么。
张维娜介绍,单向空间把朗读作为线下活动的常规内容,书店举办的所有新书发布会、文学分享会,都会邀请作者、译者或者读者、嘉宾来朗读其中的精彩片段。
2014年4月23日,刚刚正式24小时营业的三联书店举办的第一场阅读活动,就是经典诵读会。活动从晚上8点开始,原定于10点半结束,结果因为观众强烈要求,一直持续到了零点30分。演播艺术家李野墨先是按计划朗读了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后来又在观众的热烈要求下,晚上11点10分返场朗读了计划外的《平凡的世界》。
担任活动主持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贺超感叹:“见过唱歌返场的,什么时候见过读书返场的?”4天之后,4月27日晚,三联书店又举办了一场20小时接力诵读《百年孤独》的活动。参加诵读者每人读3分钟,凌晨两三点还有人排队。
读书比看书更有感染力
贺超在4月17日开幕的北京书市上,发布了“故事超人来啦”视频节目。听故事,是孩子阅读的起点,但贺超坦言,当一个孩子有了自主阅读能力,对于听就没那么痴迷了。与听一起被忽略的,自然还有读。张维娜也承认:“从理性的角度,小孩子朗读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文字内容,成人往往通过默读就能很好地理解,渐渐就不怎么去朗读了。”
据介绍,由单向空间推出的单读视频计划“最喜欢的一本书”,迄今已经收集了很多声音:有年迈的长者朗读的声音、有乘车上下班途中朗读的声音……这些沉睡的文字,随着不同时空里朗读者的音色、节奏、情感,有了新的生命力。
曾留学美国学习戏剧的张田发现,自己看书的时候容易“心神不宁”,而读出来就能精力集中,后来慢慢发展成喜欢声音、喜欢节奏感、喜欢这种略带表演性质的读书方式。除了读书,张田还喜欢朗读剧本。“分角色朗读是美欧所有戏剧作品的标配。‘看’剧本一般很难体味到人物互动关系和情绪发展,而把它读出来的时候,这些就都有了”。
贺超说:“眼睛看书,可能一目十行;但读的时候,一个字都不会漏,更走心。看和读是两种阅读手段,读的时候会去关注语气、逻辑,对内容的理解也更深刻。读在看的基础上还增加了声音艺术的展示,比看更加立体。朗读者情绪的加入,会使文本呈现出更多的东西。有的人普通话不好,但读得特别好,因为他理解得好。”
“朗读是一种阅读方法,可以表达内心的感受,也能在读书声中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张维娜回忆起10年前,单向空间举办的第一场线下沙龙,就是一场诗歌朗读活动,邀请了著名诗人西川朗读自己的诗。“读诗比看诗更有感染力。”张维娜说,“读出来,让更多人听见,与他人分享,能够传递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和看书这件私事相比,读书还与分享有关。自驾旅行时,张田喜欢在丈夫开车的时候读书给他听。如果觉得赶路浪费时间,读书会让人觉得一路都很有收获。她总结:“朗读的好处,一是集中精力,二是自我表现,三是分享,四就是好听。”
朗读让人进入不一样的生活
法国作家让-保尔·迪迪耶洛朗在《6点27分的朗读者》中讲了一个故事:吉兰·维尼奥勒是钢铁怪兽“碎霸500”碎书机的仆人,每天早晨6点27分,他准时搭上去工厂的快铁,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张夹在吸墨纸之间的书页,这页书是他头一天从怪兽的牙齿下偷偷保存下来的。他把书页端放在垫板上,清了清嗓子开始大声朗读起来。在他眼中,每一张书页都有独特的生命。不论是快铁中每天过着乏味生活的上班族,还是养老院中的老人,都渴望从一两页断简残编的朗读声中,短暂地进入一段不一样的生活。
在文字工作者赵硕的记忆中,80多岁的奶奶张秀珍退休后,也因为朗读有了不一样的生活。在1930年出生的张秀珍的世界里,没有网络,没有智能手机,没有阅读App和微信公众号。小学文化水平的她,年轻时候是要“三班倒”的纺织厂女工,退休后,莫名爱上了朗读。
从赵硕记事到现在20多年,奶奶每天都要读家里订的报纸、杂志,从第一版读到最后一版,从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就算没有听众,也读得津津有味。坐在沙发上读书的老人,已经成为赵硕家庭生活的固定画面。“爷爷在世时腿脚不好,奶奶就坐在床边给他读书,遇到不认识的字,两人一起查字典;爷爷去世后,奶奶就自己读。我们偶尔听她读,她就特别开心。”赵硕说。
“虽然老人家的普通话不好,经常会读白字,读的也都是都市报或者《故事会》,但是能感觉到,她投入了感情。”有这样一位奶奶,大概是赵硕长大后爱上文字的原因之一。
“假如没有被人类的声音大声朗读过,没有被一双睁得大大的眼睛在毯子下面随着手电筒的光追寻过,它们在我们这个世界就不算真正地活过。”赵硕的奶奶肯定没有读过爱尔兰著名作家约翰·康诺利这本《失物之书》,但每天拿在手上的报纸杂志,对她来说都是充满生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