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6年05月13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在线观察

在鸡汤文彻底被污名化的时候

韩浩月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5月13日   10 版)

    朋友圈被鸡汤文占领,不是几家运营公司就能实现的,它更像是一场共谋,是聪明投机者的收割场。拒绝鸡汤文的最好方式,是改变自己看世界的方式,本质上是拒绝成为别人的洗脑对象。在鸡汤文彻底被污名化的时候,反倒是那些“心灵鸡汤”变得可爱起来。

    日前有媒体曝出了朋友圈鸡汤文背后的产业链,有专门的公司进行鸡汤文的运营转发,这些鸡汤文不但制造了大量真假莫辨的信息垃圾,内置的广告还会给网友带来误导,造成钱财、健康方面的损失。

    在朋友圈成为重要的社交平台之前,鸡汤文并不是信息垃圾,它是美文的一种,常以家庭、婚姻、情感、人生为叙事主题,以温情、柔软的笔触娓娓道来,结尾时常升华一种感悟,这种感悟通常又是积极向上、能让人有所启发的。因此被冠以“心灵鸡汤”的这种文章,拥有大量的读者。

    朋友圈“拓宽”了鸡汤文的定义,从《生活的坑往往是自己挖的》《给对将来感到不安的你》《姑娘啊!可长点心眼》《人生不得不提的30个忠告》《这五种食物千万不能吃》等标题看,鸡汤文已经延展到了食品健康、人身安全、职场规则、人生规划、成功学等领域,与相对还算精致的“心灵鸡汤”相比,这些文章可以被命名为“垃圾鸡汤”。

    内置虚假广告、变成有害信息、坑骗轻信的网友,这只是鸡汤文最为表面的危害。有的鸡汤文随意拼贴、粗制滥造,有的则从头到尾脏字、脏话不断,还有的以诅咒的方式进行情感绑架(如不转发亲人会遭殃),这些叠加在一起,让社交媒体变得乌烟瘴气,优雅的文字很少再被看到,直接加速了网络语言进一步粗俗化、速食化、空洞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鸡汤文也有溢出效应,受利益驱使,也有知识精英加入到鸡汤文的炮制与传播中来。

    作为掌握媒介传播特点、熟谙受众心理的知识精英,想在新媒体占领优势并不是什么难事,虽然媒介在变,但受众心理大致跟以前那样,有许多人被不安、恐慌、匮乏感所包围,亟须通过一些鸡汤文来寻找安全感。与粗制滥造的鸡汤文不同,一些知识精英所创办的新媒体,不过是对新老知识进行再次加工,制造一些貌似有用的“洗脑”文章,最后搭配的,是一盘经过计算的生意经。会员要分级,各地有分会长,经常人为制造“抢购”场景,这种“宗教式”的捆绑营销,只不过是假借传播知识的名义,来做一场“周瑜打黄盖”式的生意。

    一位在新媒体中做得得心应手的生意人,因粉丝众多,每推出一项销售活动,总能有几十万上百万元的收入。在一次以“卖思想”为主题的活动只有两个人报名后,这位生意人无比痛心、沮丧,撰写了鸡汤长文,觉得中国人不愿意为思想付费、为知识埋单。首先,这种活动多达几千元的收费,是一个很高的门槛,没钱人报不起名,有钱人觉得没必要报名。其次,活动举办地点在线下,除了学费,报名者还要支付不菲的旅费。这与只需花几十元、几百元的购物款就能参与的活动相比,不是一码事。退一步讲,人们想要拥有思想,途径很多,哪怕阅读一本书,也是丰富思想的好方式。一个讲座或者一个学习班无人捧场,就被当成“中国人不爱学习”的典型,这也是让人很无奈的事情。

    这些抢占道德制高点的文章,最终结果导向销售“烟酒糖茶”的文章,以及充满机会主义者的傲慢、伪成功学者的虚伪文章,与“垃圾鸡汤”并无多大区别。如同阅读一篇浅显的心灵鸡汤,并不能帮助一个人真正觉悟人生一样,阅读这些动辄10万+的高级心灵鸡汤,除了能让读者对其推销的物品产生购买冲动,也无法拥有真正独立的思想。一位真正想拥有独立思想的读者,不会单一地崇拜“伪知识精英”,思想的产生来源于阅读的广泛性,以及思考的独立性,“拜××教”是偷懒的表现。

    朋友圈被鸡汤文占领,不是几家运营公司就能实现的,它更像是一场共谋,是聪明投机者的收割场。拒绝鸡汤文的最好方式,是改变自己看世界的方式,本质上是拒绝成为别人的洗脑对象。在鸡汤文彻底被污名化的时候,反倒是那些“心灵鸡汤”变得可爱起来,起码这些“心灵鸡汤”是无害的,它可能只需要你花几块钱买一本杂志,而无需被那些高高在上的伪精英乃至满嘴脏话的网红用语言蹂躏。

韩浩月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6年05月13日 10 版

在鸡汤文彻底被污名化的时候
这间餐厅提供选择“二次人生”的菜单
女性升职曲线中最简短的一段
大国小匠初长成
一周暖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