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那一年我在米兰交换留学。一个人在异国生活学习,冷暖自知。还好我本不是害怕孤单的人,也经常独自行走在米兰陌生的街道,看不同的风景,遇见不同的人,自得其乐。我会偶尔在朋友圈分享一些随手拍的照片,不去刻意斟酌文字只是配上一句“一切都好。”
后来修够了学分便在欧洲旅行,查看攻略,预订酒店或民宿,买车票机票,出发。曾一个人用一天时间把热那亚转了个遍,凭着手机地图看尽了所有的地标建筑。临近黄昏时,我登上热那亚海洋博物馆的天台,坐在长椅上全景拍下了这座夕阳余晖下的海港城市,照片发送到朋友圈并写上:“真想和你们一起吹吹海风聊聊天。”几分钟后,当我再次点开朋友圈时看到的是朋友们长长的留言,有写给我的,也有他们之间随性的闲谈。那时国内已是深夜,而我却丝毫感受不到那6个小时的时差。
塞纳河畔、柏林墙、高迪花园、圣彼得教堂,我继续拍下一路的风景然后上传到朋友圈。一觉醒来看到朋友们的一条条评论,就仿佛这一路一直有他们的陪伴。那时母亲总是叮嘱我,发图的时候记得发一张有自己的,因为那样她便可以在不能视频的时候看到我。那个时候的朋友圈对于我是一个令人安心的存在,没有设置分组,所有朋友可见,我分享着最简单纯粹的快乐,朋友圈就像一个冥想盆,记录了每一段我不愿遗落的记忆。
大学毕业,身边的朋友或工作或继续攻读,天南海北,大家都忙着各自的事情,于是见面次数少了,说的话也少了。还是偶尔会在朋友圈看到一些动态,只是评论和互动变得寥寥无几,内容也慢慢被各自单位公司的广告和商业信息占据。那天和一位许久不见的友人聊天,他说,现在朋友圈人多了,但是朋友少了。突然感觉很多话在朋友圈里欲言又止,领导看到会不会不悦,同事看到会不会猜忌。顾及变多了,甚至连设置分组也不能再给予任何安全感。
某一个夜晚因为那段时间精神压力太大,于是在朋友圈发了一段抱怨并求安慰的文字,一个小时后,除了一条简单的“怎么了”外便再无人回复。嘲笑了一下自己的矫情然后点了删除,只是隐隐地,有些失落。真切地感到朋友还在,但他们已经不在我的朋友圈了。之后也继续发着所有朋友可见的内容,然而渐渐地,愈发变得无人问津。
现在几乎已经把朋友圈当成了云相册,在不方便使用电脑时作为存储照片和文字的工具,内容,当然,设置成了仅自己可见。偶尔还会有一些所有人可见的图文,不再期待点赞或是评论,只是希望朋友们偶然看到时,知道我“一切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