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20多家企业的工业污水使长沙市天心区沿江村5036名居民饱受污染之苦。后来,长沙市通过开展“绿心”生态保护,使该村的工业企业全部迁出,并开展了一场污染水域生态修复攻坚战。如今,村内所有河道及鱼塘护坡完成绿化,土壤污染得到生态修复治理。昔日的工业污染村落,如今获评湖南省级美丽乡村。
在长沙、株洲、湘潭3市之间,有一片面积达528.32平方公里的生态“绿心”,对3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消除噪音、调节温度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因此有了3市“公共客厅”和“天然氧吧”的美誉,被湖南省划定为生态保护区,并于2011年编制实施《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总体规划》。此后,湖南省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保护条例》。地方立法保护一片绿地,属全国首例。
其中,长沙市“绿心”地区面积达306平方公里,占长株潭生态“绿心”地区总面积约六成。近年来,为推进“绿心”保护,长沙下大力气补齐生态欠账。《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保护条例》规定,“绿心”范围内,除生态建设、景观保护建设、公共设施建设和旅游休闲设施建设外,禁止建设工业和其它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项目。
位于长沙市南大门的天心区暮云片区,90%的面积属“绿心”范围,应退出的工业企业达到299家。为减少企业损失,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天心区制定了《天心区绿心地区工业企业退出奖补办法》,对按期退出的企业进行适当奖励、搬迁费补助和厂房租金补助,依法依规、科学合理地引导工业企业退出,成功将亚太实业、顶立科技、磐吉奥、湘江电缆等高新技术企业引入长沙经开区;将彭记坊食品、友文食品引入宁乡经开区;将凌志环保引入望城经开区。同时,园区指挥部还与湘潭、娄底、湘阴、汨罗和宜昌等地园区对接,帮助企业寻找新厂新址和过渡厂房。为帮助解决企业困难,还提请市、区政府组织各部门为企业新厂建设和生产开辟绿色通道,并为特殊企业给予个案服务。
记者近日从长沙市有关部门了解到,当地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在两年时间内实现567家绿心地区工业企业全面关停退出,引导其中239家企业异地搬迁和转型发展。截至目前,“绿心”地区裸露山体共复绿550.2亩,推进了18个矿山矿坑修复,还“绿心”区域一片葱茏绿意。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洪克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