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最惨烈的战役,在持续43天的战斗中,拉响手榴弹、手雷、爆破筒与敌同归于尽,舍身炸地堡、堵枪眼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里,留下姓名的就有38位之多!
记者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志愿服务项目“我为烈士来寻亲”发起人孙嘉怿处获知,上甘岭战役战斗英雄王万成、朱有光两位烈士的亲属近日终于找到了。
(一)
2022年5月,一份上甘岭战役中与敌同归于尽的38位战斗英雄名录,在中华英烈褒扬事业促进会会员群中流传。这份烈士名单是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志愿军研究会会长邓穗(抗美援朝战争中亲自指挥上甘岭战役的志愿军司令员邓华将军之子)特意发在会员群里的。
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战斗英雄邓仕均之子邓其平和邓穗都是中华英烈褒扬事业促进会会员。看到这份名录时,邓其平的心头一惊,因为他知道这份名录承载了多么厚重的历史。
“父亲牺牲时35岁,我刚刚3岁,妹妹5个月。70多年后,我仍在含泪找爸爸。”可最终父亲的遗骨还是没找到,邓其平只能到回忆中的父亲牺牲地,取回了那里的一撮泥土,默默地带回了祖国。
回想寻亲的一幕又一幕,70多岁的邓其平仍难抑心中的伤感,“所有志愿军烈士都是我的父亲。祖国强大了,肯定会把更多的烈士送回家!”
如今,帮助更多志愿军烈士后代寻找父辈安葬地和到朝鲜祭奠亲人成了邓其平的心愿。近几年来,他通过多种途径,和许多志愿军烈士后代、广大志愿者一起为烈士寻亲,并多次陪同烈士亲属来到朝鲜,让这些志愿军后代,最终实现到父辈墓地祭拜的夙愿。
沉甸甸的38人名录,成了邓其平心中的牵挂。
“这份名录中很多人的信息是不全的,我们通过各种途径找,但是很不好找!”
邓其平想到了“我为烈士来寻亲”发起人孙嘉怿,“小孙一直和我们烈士家属在一起,参与烈士寻亲项目的各地志愿者中的年轻人懂网络,他们更有办法,我就把这份名单交给他们。”
(二)
2017年年初,孙嘉怿在网上发起“我为烈士来寻亲”公益项目,帮助千余名烈士找到了家属,还发动了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青年志愿者,在当地帮助寻找烈士家属。
孙嘉怿拿到这份38人名录后,立即进行信息核查甄别。
王万成烈士的信息显示,他是四川安岳人。明城是“我为烈士来寻亲”项目在安岳的联络员,他是一位退役军人,2021年7月14日正式加入“我为烈士来寻亲”志愿服务团队。
90后的明城,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他的父亲在汶川地震中参与救援不幸去世,志愿服务的种子就此埋在了他的心里。
2016年,从部队退役后,明城在安岳做了一名辅警,工作之余,就做志愿服务。
“2022年5月16日,孙嘉怿给我发消息,希望我能帮忙寻找一下王万成烈士的亲人,这位烈士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我们安岳籍的特等功臣,牺牲时只有19岁。”
接到“任务”的第二天,明城就联系当地退役军人事务局,试图获取更多详细信息。根据退役军人事务局优抚褒扬工作人员陈敏的介绍,王万成烈士生前所在的岳阳镇城东公社已经不存在了。经过查询才找到,烈士的家乡,就是现在的安岳县石桥街道办事处滴水村12组。
5月18日,明城下班后就一个人骑着电动车赶往安岳县石桥街道滴水村,找到了村干部谢晓坤,在和谢晓坤核对信息并确认后就赶紧往烈士家赶。
明城告诉记者:“真是好事多磨啊。那天去王万成烈士家里,走到半路上,电动车没电了,我推着车走了好久,找了一户人家充了20分钟电,骑了一段路又不行,只好将电动车放在路边,打着伞赶路。”
明城赶到王万成烈士弟弟王祖富家时,站在门口的王祖富眼泪汪汪地一声声呼唤家人快出来,“部队上来人了,亲人们……”
“下班直接赶过来,穿着迷彩服工装没来得及换,老人误以为我是部队上来的人。”明城说。
王祖富拿出王万成的烈士证书和当年部队寄来的信件,和明城哭诉说:“哥哥王万成牺牲后,家里人都很伤心。我们只知道他是烈士,其他在部队的情况什么都不知道,也不知道去哪里寻找哥哥的部队……”
明城拿着1983年版烈士证,看了又看,才发现这本烈士证的姓名写成了“王成万”,可想他们的寻亲之路有多艰难。
在核准信息后,明城给孙嘉怿发去消息:王万成烈士亲属已找到。
明城还告诉孙嘉怿,王祖富有个心愿,希望哥哥王万成1983版烈士证上的名字能改正过来。
(三)
来自四川安岳的抗美援朝英雄王万成、朱有光,是志愿军12军31师91团8连的战士。
在《鏖兵上甘岭》一书中,原志愿军第91团8连指导员刘怀珍、副指导员王芳清的回忆文章中记载着:1952年10月29日,第91团8连接受了11月5日反击上甘岭右侧597.9高地的任务。1952年11月1日16时,敌人集中两个连的兵力攻占友军1号阵地。17时许,友军1号阵地上只剩下班长一人,向我连副连长冯保芝请求支援。冯保芝当即派出王万成、朱有光和李士芳三人战斗小组去支援。在冲向1号阵地途中,李士芳身负重伤,王万成、朱有光二人迅速把他转移到石崖下,回身又向1号阵地冲去。
当他们进至1号阵地四五公尺时,山头上已涌上成群的敌人,向他们投手榴弹。他俩拾起落在近旁的手榴弹扔回去。可是,下面的二三百个敌人又一窝蜂地涌上阵地。在此千钧一发之际,朱有光抱着两根冒烟的爆破筒,高声喊道:“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的口号冲进敌群,王万成也操起两根爆破筒紧随其后,并大声喊道:“同志们,冲啊!”
王万成、朱有光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与敌人同归于尽。两人用生命扭转了战局,战后,志愿军总部给两人追记特等功。后来朝鲜人民在上甘岭“597.9”高地的石崖上刻下了永不磨灭的一行字:“英雄的朱有光、王万成烈士永垂不朽!”
志愿军12军后代腾玉平告诉记者:“在志愿军12军队伍里,很多人都知道王万成、朱有光两位烈士的事迹,志愿军12军的军史也有记载。”
参加《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时,腾玉平在留言本上写下:我的父母是志愿军12军的战士,向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无名英雄致敬,他们有的连姓名都没有留下,生命就永远定格在朝鲜,向英雄致敬。
青年志愿者李娜也研究了大量上甘岭战役资料,找到了不少有关王万成、朱有光等烈士的史料。
孙嘉怿告诉记者:“时任35师宣传科长杨锦华曾接待过到部队体验生活的《英雄儿女》创作团队,当时还详细了解过志愿军12军王万成、朱有光等烈士的英雄事迹。”
70年前的31师经历过多次改革与优化,演变成了如今的陆军第71集团军某特战旅,走出来190多位共和国将军,还有个响亮的名称“中野虎师”。
“5月20日,王万成烈士的家属与烈士生前连队官兵进行了网络连线。”孙嘉怿说。
在第71集团军某旅八连的荣誉墙上,详细地记录着王万成和战友们的光辉事迹,深深地感动和震撼着一代又一代的官兵。
时光荏苒,王万成生前所在连队也从摩步单位转型为特战新质作战力量。面对挑战,连队官兵专攻精练特战技能,以少胜多、血战到底的胜战精神,早已融入官兵的血脉中。
指导员杨欢表示:“作为上甘岭精神的新时代传人,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扛起赓续血脉、传承基因的千钧重任,让上甘岭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5月25日上午,明城又找到了朱有光烈士家属。在安岳县石羊镇三银村党支部书记肖桂义的陪同下,明城见到了朱有光烈士的三个弟弟,“因家中曾遭大火,很遗憾朱有光烈士当年的遗物都没有了,也没有能留下照片,最后村里出具了证明,证实了烈士亲属的身份。”
明城告诉孙嘉怿:“王万成烈士和朱有光烈士两家人离得不远,但两家人从不知道他们是亲密战友,下一步,我们将协助安排两家烈士亲属见面。”
(四)
“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是1950年10月25日,即将72周年了。15军、12军等志愿军部队涌现了大量的战斗英雄和功臣。其中有我们都知道的,以身体堵塞敌人机枪眼,为冲击部队打开道路的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还有我们不那么知道的,《英雄儿女》中主人公王成的原型之一王万成等其他战斗英雄。”邓其平介绍。
“这些战斗英雄是我们新时代青年的精神丰碑,为其他战斗英雄寻亲的脚步还在继续,我们不仅要帮他们找到亲人,还要将英雄精神在青少年中宣传和继承,让英雄的忠魂回家!”孙嘉怿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周围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