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了,近了,更近了——真想快快赶到北京,第一时间见到神往已久的中国青年报社。
3月15日晚上,我终于抵达海运仓2号。“报社全体同仁欢迎读者回家”的横幅显得那么醒目,那么亲切而温暖。
上初中时,中青报慢慢在我的心里扎下了根。在年少的岁月里,是中青报给了我潜移默化的影响。真正有充裕的时间阅读并充分利用好中青报,是在我参加工作做教师的时候。中青报语言表述规范,文段经典,始终葆有激情、锐气和智慧。在语文课上,我把中青报作为第二教材,用她做例子讲遣词造句,讲标点符号,积累作文素材,净化学生心灵,丰富课余生活……就这样,中青报伴着我的课堂,伴着我的生活,一起走过了十多个春秋。
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我早早起了床。趁着第一缕阳光,我拍下了中青记者之家和刻在巨石上的“中国青年报”,拍下了“海运仓胡同”,拍下了运送中青报的邮车,拍下了设在东围墙的报纸宣传栏……
在欢迎仪式上,读者的座位被排在了前排中间,没有尊卑,不分你我。正如中青报张国老师在微博里说的:“从一张照片可以看到一个报社看重的是什么。拍合影时,读者轻松地站在前排,中青报的总编辑、社长、副总编辑却站在了最后一排。”
活动中,报社的领导来了,各部门主任、各版主编来了,编辑记者们来了。他们有的放弃了休息,有的刚刚从两会现场回来。读者们动情地述说着自己的读报经历和建议,编辑记者们专注地记录、用心回答读者的意见和问题。
17日,要返程了,在报社大门口,我驻足再驻足,回眸再回眸。
(作者系山东省莒县高考辅导培训中心教师、中国青年报银牌读者)
邴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