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人回想起自己第一次吸烟,都是被朋友拉下水的。那么,有没有办法能让青少年坚定地拒绝吸烟这种邀请呢?对此,心理学家开出了一剂“预防针”。
早在上世纪60年代,社会心理学家威廉·麦圭尔就发表了一系列经典论文,论证可以通过训练人们抵制针对其原有信念的较弱的侵蚀,帮助他们在之后的生活中斥退更强的观念冲击。这就好像接种疫苗那样,以减毒灭活的致病原刺激人体产生抗体,这样等到瘟疫暴发时,人们就能拥有特异免疫的健康壁垒。麦圭尔为此构建了一个新的术语:态度免疫。
在这一理念得到实验室研究的支持后,美国的科学家们决定尝试用其解决一项每年导致全美44万人死亡的社会问题——吸烟,尤其是令家长、老师和公益组织最为揪心的青少年吸烟问题。青少年开始吸烟的重要驱力来自追求认同感的同伴压力。数据显示,美国10岁或12岁以下的受访学生几乎全部对吸烟持反对态度,但其中很多人在进入中学或青春晚期时步入了吸烟者的行列。研究者们敏锐地意识到:如果可以通过指导孩子们对抗来自同龄吸烟者的鼓吹,对之产生态度上的免疫,发现这种行为并不是那么“有型”,或许就能降低孩子们吸烟的几率。而在全美初高中开展的一系列实地研究显示,通过“态度免疫”对学生进行干预,确实能够显著降低青少年的吸烟率。
早些年间心理学家谢丽尔·佩里及其同事的一项研究更发现,通过初高中学生之间对“同伴诱导吸烟”情境的角色扮演,可以使前者获得对吸烟态度的免疫。在角色扮演中,某位年长的学生因为低年级学生不肯尝试吸烟而称其为“胆小鬼”,后者则练习着做出回绝,如“我要是为了迎合你而抽烟,才是真正的胆小鬼”。经过这种训练的学生与类似院校中没有受此训练的人相比,之后成为吸烟者的几率降低了一半。
相较于传统的说教式干预,一剂态度疫苗往往可以将青少年的高危行为降低30%~70%。正如著名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在其广受欢迎的《社会心理学》教科书中所说的那样:“今天,任何有志尝试的学校和教师都可以通过这种物美价廉的社会心理学方法,显著降低学生未来的吸烟几率。”
韩晓晨/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