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知青中不光有人系皮带,而且衣服都是崭新的,不符合当时的事实。”“小麦还是发青的就开割了?干吗不找片成熟的麦子呢?农民看了肯定会心疼。”
尽管在央视一套有着令人欣慰的收视率,电视剧《知青》近期还是引发广泛争议。不少曾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表示,这部戏“美化了上山下乡”、“把知青的生活想象得太浪漫”。
从上世纪50年代一直延续到70年代末的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组成。100多万名知识青年,也成为改革开放和今日中国的中坚力量。他们是特殊年代里的特殊群体。如何一方面唤起老知青对那个年代氛围的感性记忆,另一方面又拉近年轻观众与三四十年前的历史的认知距离?
就在电视剧《知青》引发的“知青风”劲吹荧屏上下时,由山东影视集团携手五星传奇打造的纪录片《知青——生于五零年代》也宣告正式启动。
之所以会使用纪录片和电视剧套播的运作方法,《知青——生于五零年代》总导演曾海若坦言“这是万不得已”。曾海若说,观众看过电视剧《知青》后,肯定希望知道电视剧背后的历史到底是怎样的,真实的情况又如何。纪录片就承担起这个功能。
为了最大限度地还原当年知青劳动、生活的景象,电视剧《知青》剧组开拍前3个月便来到外景地之一的黑河锦河农场,一砖一瓦地建造出众多场景,如剧中的饭馆、照相馆、邮局、供销社、小学校、粮仓、食堂、宿舍,墙上挂的毛主席语录和刷的标语,院子里的简易杠铃、单双杠,甚至包括绿树环绕中的一洼水塘都是剧组所挖;人物的服装、化妆、造型等也一丝不苟地完成。剧组先后转战黑龙江、辽宁、山东等地,跨越八省十地市,行程近1.7万公里。
然而,播出效果和观众的期待,还是有很大差距。
“《知青》这部电视剧从本质上是否定‘文革’的——否则也不可能过审。对于这段特殊历史,纪录片可以从广度和深度上进行更好的揭示。”电视剧《知青》导演张新建表示。
怎样离史实更近一些,是多数观众对纪录片《知青》的期待。
在纪录片《知青》精选的一分钟知青人物自述中,曾为知青的央视主持人敬一丹、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收藏家马未都等人对那个时代的生活记忆各不相同:姜昆还记得当年的伙食费是4毛钱一天;马未都印象深刻的是,当时演样板戏背台词很紧张,特别是演正面人物,背错台词就是犯了政治错误;敬一丹对兵团生活的感受是“很艰苦,但很火热,充满青春气息。虽然是20多个人睡一个大炕,但充满笑声歌声”。
“知青生涯到底对他们产生了什么作用?为什么知青的结果多种多样?有的人扎根在农村;有的人1977年考上了大学;有的在知青年代就显示出领导才华,后来当了领导。这些现象后面的真实情况,都是我们想要挖掘的。”曾海若说,“这些人现在已经五六十岁了。观察他们的历史,也是观察中国社会很好的视角”。
作为纪录片《知青》的总顾问,著名作家梁晓声认为,影视作品一味“漂白”背景,让现在的年轻人以为知青就是调皮捣蛋地谈谈恋爱,是对历史不负责任的创作态度。而强调知青怎么吃苦怎么劳动那些表面的生活,也已经说得太多,且并没有说到核心上。真正必需的思考和分析是:知青那段历史对于今天的社会到底意味着什么,它对中国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梁晓声建议,不要仅限于那些怀旧层面,一定要深入进去,探究真正的原因。
“我们感兴趣的是中国近百年的历史,也就是年轻人的成长史,因为承担重大历史变革的人物基本上都是年轻人。”在曾海若看来,他曾经担任总导演的纪录片《我的抗战》其实是一群年轻人的故事,而《知青》也一样。
据悉,纪录片《知青》将在全国范围内选取100位经历丰富、有代表性的知青作为拍摄对象,讲述他们自己的知青岁月,包括知青身份对他们后来生活的影响。力图以个人史的方式,展现知青群体的历史,乃至共和国的成长史。该片预计最终完成版为20集,每集30分钟,将于12月与观众见面。伴随着电视剧《知青》的热播和纪录片《知青》的启动,一个大规模的“寻找知青”活动也已在网上铺开。
“反思历史不是哪一代人的任务。我们做纪录片,除了搜集素材,其实更多地是想要把知青的故事展示给80后、90后,让今天的年轻人知道自己父辈的成长历程,因为他们代表未来。”曾海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