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12月12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一句“那是新闻”见证转作风有多难

贺方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12月12日   02 版)

    针对群众反映的办准生证难问题,近日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出通知,要求各地简化办证程序,流动育龄夫妻双方户籍所在地、现居住地乡镇、街道均有责任为其办理第一个子女的生育服务证,并实行首接责任制。记者走访北京一些地方办事处发现,落实情况并不乐观。比如,在回龙观地区办事处,问及工作人员关于“通知”的事,她说,“你是看新闻看到的,那是新闻,要到我们这儿,那就得等。”(《人民日报》12月11日)

    虽说记者的走访结果让人有些沮丧甚至愤怒,但如果据此认为基层办事机构是在故意违背上级相关规定,也不尽公允。现行组织体制下,政令从中央机关下达到最基层的办事机构,确实需要一些时间。正如华商网10月20日的调查发现,一份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普发性文件,从下发到层层传递到基层,最少也需要70天才能传到。

    从12月3日国家人口计生委下发通知算起,到今天也不到40天。由于这一通知的传递层级是从最高机关到最基层机关,不少受访的最基层办事机构声称还没有接到具体通知,这也是客观事实。再加上国家人口计生委下发的通知,更多的是一种抽象的工作要求,具体如何落实还需要当地制定更为详尽的“实施细则”才能实现,基层办事机构真正将通知精神落实到具体工作流程中,时间会更长。

    在信息传递如此快捷的信息时代,出现上述情况未免让人遗憾。毕竟,中央领导机关的政策能在第一时间被公众知晓,如果政策在行政系统内的落实,还像“前信息时代”一样缓慢,就会让再好的政策都面临“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尴尬:公众都已经知晓了,并且对政策产生了良好预期,可在基层办事时还要遭遇“那是新闻”、“那就得等”的无奈,这会不会给好政策人为地蒙上一层阴影?

    在信息时代,如何让政令更好更快地传递到基层,让公众尽可能和心理预期同步感受到政令实实在在的好处,的确是摆在政府部门面前的一个时代课题,亟须破题。不过,撇开这个技术性问题,单是基层工作人员一句“那是新闻”,还是让我们见证了转变工作作风有多难,它实在不是简单的要求或倡导,甚至中央领导的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就能立竿见影地实现的。

    一句“那是新闻”至少传递出两层意思:一是作为基层工作人员,他们也清楚地知道上级通知的内容和要求;二是即便他们知道通知的内容和要求,在自己的直接上级没有明确指令的前提下,也宁愿把通知当成“那是新闻”来看,而不是对自己的工作要求——虽然不可能一步到位,但至少工作作风和态度上要与上级精神同步。

    因此,苛责“那是新闻”的表述,不是要求基层办事机构工作人员,在没有得到明确授权的情况下就“擅自简化程序”,而是希望他们能有更为务实的工作作风和积极主动的态度。比如说,基层工作人员完全可以这样说,“我们已经看到新闻了,知道上级的通知精神,但是如何具体落实,还需要有些具体的实施办法,这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们会尽快落实,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请谅解”。这样一来,效果是不是和来一句“那是新闻”截然不同?可见,让中央领导早已而且正在身体力行的转作风,在基层落到实处,真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更需要制度化的设计和推进。

分享到:
一句“那是新闻”见证转作风有多难
别让“神秘的小数点”再伤慈善之心
“内容不属实”的回应缺少信息含量
不说“官话”的实质是多做“民事”
低保待遇“既患寡又患不均”
“看不见的政府”与看得见的大楼
“诺贝尔伦理”不适用于莫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