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网帖“人大代表豪赌输掉7000万贱卖股民财产”中对被举报人陈醒光的质疑,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办日前快速做出回应,称初步调查显示网帖内容不属实。不过,网友仍认为街道办初步调查情况说明避重就轻,并未回答核心问题。面对质疑,横岗街道办无人能具体回应有关后续调查的相应安排。(《新京报》12月11日)
“网帖内容不属实”,一言既出,再无余绪。这样的回应快则快矣,却并没有什么实质性内容。甚至连网帖曝光出来的豪赌、贱卖等核心问题根本都没有理会,就直接封死了进一步追问的可能性。这算什么“快速回应”?不过是面对质疑出于本能的矢口否认而已。这样严重缺乏信息含量的快速回应,不仅不可能消弭质疑,反倒可能激起公众激愤。
网帖内容的指向十分具体,线索也很多,比如,陈醒光一年去澳门的次数、豪赌的数目,乃至被贱卖的深圳圣德堡酒店,等等。这些质疑均属于量化数据,因此,街道办的回应也应列出相应数据,或自证清白——没有豪赌也没有贱卖;或承认存在问题——只不过程度有所不同。无论如何,仅仅一句“内容不属实”,不能让人完全释疑解惑。
从可操作性层面看,网友举报的事情均有迹可循,有关部门只要循迹介入调查,自然就可以把事情搞清楚。出境次数,海关均有记录;酒店是否贱卖,也有市场行情可为佐证。街道办只要把这些内容一一公开披露,则内容属实不属实,也就一目了然了。这事关公众知情权,岂能习惯性地一口否定了事?
一段时间以来,网络反腐风起云涌,公民举报频频亮剑。尽管其中也不乏夸大事实,甚至还有发泄不满情绪的情形,但整体而言,对部分官员的贪腐行为确实产生了一定震慑作用。对此,有关部门应该积极应对这一前所未有的新现象、新局面,通过相关信息的公开透明,与网友形成良性互动。这样,既能消弭公众疑虑,也有助于形成新的社会共识。
鉴于网络传播的快速,有关部门能“快速回应”,比起沉默和回避,确实有了很大进步。但仅有“快速”还远远不够,公众的关心还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其一,事件的真实情况,即这一事件的真实情由到底是怎样的,希望有关部门给出权威结论。其二,有关部门的调查程序,即介入调查的运行情况是怎样的,进行了哪些方面的工作、走访了什么人?
其实,从传播与接受的角度看,有关部门急于否认的“快速回应”,往往也很难达到预期效果。随着越来越多的公众人物开始网络实名举报贪腐官员,再用“不属实”来快速回应,很难不被网民视为搪塞敷衍。这其中,不排除有试图打一个“时间差”的技术性因素,而根本上,则在于有关部门到底能拿出多大诚意来面对公众质疑。
在公民精神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公众不会满足于缺少凭证的“内容不属实”。被举报者是不是有问题,有关部门自可启动调查,又何必搭上公权力部门的信誉来为个别涉嫌贪腐的官员背书?能不能对网络举报给出令人信服的回应,能不能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既是对每个公民的考验,也考验着各级执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