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12月12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别让“神秘的小数点”再伤慈善之心

王学进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12月12日   02 版)

    漫画:徐简

    12月10日,网络举报人周筱微博举报,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2011年的账目上,一项“支付的其他与业务活动有关的现金”金额为48.4亿元,远远高于当年接受捐赠收到的现金8000多万元,周怀疑基金会可能存在洗钱行为。当晚,儿慈会发文澄清,此系财务人员的重大失误,将账目中一项本应为4.75亿元的金额,写成了47.5亿元,否认存在洗钱行为。(《新京报》12月11日)

    此“澄清”是否具有说服力,见仁见智。我更关心的是报道中的这段话:10日,记者查询中华儿慈会官网发现,2011年中华儿慈会的现金流入为48.48亿元,其中收到捐赠8200万元,“收到的其他与业务活动有关的现金”收入为47.66亿元,现金支出48.89亿元,其中用于捐赠的支出为4500万元。也就是说,儿慈会用于捐赠的支出,只占收到捐赠额的一半多一点,只占到全年收入的百分之一还不到。

    看来儿慈会并不差钱,即便没社会捐赠,也能通过理财投资积累几十亿资金。坐拥几十亿资产,却只拿出四五千万元用于捐赠,其余的钱去了哪里?当然,“支付的其他与业务活动有关的现金”中,肯定有相当部分用在关爱儿童的慈善事业上,只是公众无法看到明细账。也正因为如此,才会对其资金去向充满疑问。

    今年10月24日网曝: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领导内部成员10多人(包括财务、办公室人员),组成庞大考察团,计划10月29日赴美国,考察旧金山、亚特兰大、华盛顿,费用约为20万元。据称:该会迄今无任何一笔指定捐款是用于出国考察,极可能非正常使用善款。对此,儿慈会回应称,此行旨在学习美国公益慈善文化中的先进理念和运作模式,费用来自理财所得。此回应遭致广泛质疑。

    儿慈会这类公募基金会该不该拿善款去投资,各方对此争议很大,咱先不说,咱想说的是,即便投资合法,那也得厘清一个事实,即作为非营利机构的公益组织,儿慈会通过投资理财所得的钱,仍旧是善款,最终必须用到救助少年儿童上面,否则就偏离了公益组织的性质,就不配叫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当然,这样一来,咱们也就没必要向儿慈会捐款了。

    “神秘的小数点”让中国慈善事业的公信力再次面临考验。拿什么来救赎中国的慈善事业?儿慈会开出的药方是“向西天取经”,红十字会开出的药方是成立社会监督委员会,在红会体制机制改革方案尚未推开之际,我不敢肯定此类药方能否奏效,就目前而言,首先得解决此起“小数点”事件引发的质疑,由银行、审计等部门出面澄清事实。同时,儿慈会投资理财的几十亿资金来自哪里、用在何处,是否存在洗钱行为,凡此种种,都要尽快给公众一个交代。

分享到:
一句“那是新闻”见证转作风有多难
别让“神秘的小数点”再伤慈善之心
“内容不属实”的回应缺少信息含量
不说“官话”的实质是多做“民事”
低保待遇“既患寡又患不均”
“看不见的政府”与看得见的大楼
“诺贝尔伦理”不适用于莫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