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4年,200多名中国审计人员转战世界各地,在联合国审计史上写下中国人的名字。
经过60余年的发展,联合国的财务管理堪称严密,但2008年中国审计署加入联合国审计委员会后,却给联合国这个庞大的机构提出100多份改善管理的审计建议书,避免了一些不合理支出和损失浪费,还对支出花得值不值进行了评价,有力推动了联合国财务预算改革。
参与联合国审计的中国审计人员,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但他们却让英国、法国等现代财务、审计制度起源的老牌国家对中国刮目相看。毕竟,审计制度在新中国只有30年的历史。审计署国际司合作司长周维培说,一直以来,在国际上,中国审计人员都是虚心学习的学生形象。而如今,中国的审计人员已经在国际审计领域表现出大国风范。
审计署境外审计司副司长胡学文介绍说,成立于1946年的联合国审计委员会是联合国的外部审计监督机构,通过联合国大会第五委员会和联合国大会行政和预算咨询委员会向联合国大会负责。
审计委员会由3名委员组成,任期6年,由联合国各成员国的最高审计机关审计长竞选产生。中国审计长2007年11月当选联合国审计委员会委员,任期从2008年7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这也一举打破了联合国审计委员会自1946年成立以来没有中国人参与的局面。
其中,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担任联合国审计委员会主席,主持联合国审计委员会的工作,代表审计委员会对外斡旋和表态。
4年来,中国审计署已经派出160多个审计组,负责对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工作人员养恤基金、联合国大学等8个机构和联合国总部日内瓦办事处、人权高级专员办事处等4个项目的审计。
胡学文回忆说,一开始,对中国审计人员来说,如何审计联合国,简直是无从下手。他记得,为了研究联合国的财务制度和审计方法,2007年12月他曾和审计署境外审计司司长章轲泡在联合国纽约总部好几天,把全套的审计资料全都复印下来,小心翼翼地揣摩人家是怎样审计的。那次回国,两人有好几大箱行李,里面满满的全是资料。
可就是这样一批“初学者”却凭着中国审计人员的胆识和专业,敢于对联合国机构、项目中存在的财务问题“吹毛求疵”甚至碰硬。
飞机是联合国维和部队最主要的交通运输和巡逻工具之一,与飞机有关的各项预算——油费、包机费、维修费、人工费等是联合国维和行动中较大的支出。但由于管理飞机的部门地位重要,而且与飞机相关的技术又很专业,所以多年来,联合国审计委员会只是审计这笔钱在使用过程中有没有问题,从不去关注需不需要这么多费用。
审计署境外审计司二处处长张新芳说,自从中国审计人员接手联合国维和行动审计后,就开始对要不要花那么多钱在租用飞机上进行评价。
一开始,航空管理部门并不买账。一方面是认为自己的地位很重要,飞机预算岂能随便减少;另一方认为,审计人员哪里懂得飞行的相关知识,凭什么指手画脚。当审计人员提出核减方案时,有关负责人还揶揄说,“你们连油表都看不懂”。
可中国审计人员对联合国非盟达尔富尔混合特派团审计时,硬是通过详尽的分析和计算,认为该特派团用不了现有的48架飞机,可以减少。特派团最终核减了两架飞机的预算。张新芳说,别看只是两架飞机,一年下来,也能省下几百万美元。而且这件事所产生的影响巨大,让联合国很多机构都开始重新审视究竟需不需那么多设备,甚至是需不需要设立那么多的人员岗位。
联合国一年的采购金额高达100多亿美元,每年在全球要采购海量的物资。张新芳说,联合国的采购制度程序相对成熟、完备,过去很少有审计人员关注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可中国审计人员却爱多问几个为什么,寻找制度运行中存在的漏洞。
在对联合国埃厄维和特派团的审计中,中国审计人员发现,特派团仓库里堆放了大量未安装的空调,而且已经闲置了好几年。仔细一询问才知道,由于埃塞俄比亚当地平均温度只有20多摄氏度,空调根本用不上,所以在修建特派团临时住所时就没有安装空调。
可是联合国在对该临时住所进行建设采购招标时,执行的是打捆招标制度,投标机构的报价中包括空调等设备。整个招标的程序完全符合联合国的规章制度,但细究起来,却有种种问题,并最终造成了设备闲置。
张新芳说,中国审计人员就此向联合国提出了整改建议,希望联合国能完善相关采购制度。
2010年,联合国黎巴嫩维和特派团的行政首长刚刚上任就碰到了一件棘手的事。他去联合国行政与预算问题咨询委员会争取下一年的经费时,却被告知,必须要解释清楚,为什么上一年划拨给黎巴嫩特派团的经费还剩下近千万美元没有使用?
这位负责人赶紧咨询他的财务官,财务官无奈地说,这位负责人“运气不好”。因为在此之前,联合国一贯是先讨论各个机构下一年的预算,把钱分完了,才会听取审计委员会关于上一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胡学文说,这种程序的弊端是,由于听取审计报告在后,所以当联合国秘书处了解到某一机构上年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时,下一年的钱已经分配完了。起不到约束相关机构整改的作用。
但自从中国人来了以后,这个制度发生了变化。根据中国审计署的审计发现和建议,联合国决定从2010年起,改变了预算审议程序,先听取审计委员会的报告,看看各个机构上一年花钱的情况,有问题的要说清楚,然后才审议下一年预算的申请。
黎巴嫩特派团的这位负责人了解情况后,表示愿意调整下一年的预算。
近年来,中国审计署一直在国内推进绩效审计,通俗来讲,就是不仅要关注财政的钱是否花得合规合法,更要关注钱花得值不值。2011年,审计署审计长担任联合国审计委员会主席后,也力主向联合国建议对资金的使用开展绩效审计。
但这一变化,需要联合国对此进行立法。在推动立法前,中国审计人员已经对一些项目进行了绩效审计的尝试。
张新芳介绍说,去年,联合国维和行动总部开始实施全球外勤支助战略,进行后勤改革。中国审计人员也同步对这项改革进行跟踪审计。几轮审计后,审计人员发现,这项改革的设计与现实有一定差距,一些改革措施效果不尽如意。审计人员把相关情况向主管维和的联合国副秘书长通报,得到了这位副秘书长的高度重视,多次听取中国审计人员的汇报。
张新芳说,这样的审计可能不涉及花钱过程中的违法违规问题,但却对如何更高效地使用资金提出了建议。
这次尝试也引起了联合国高层的注意,2012年3月,第66届联合国大会以大会决议的形式明确了联合国审计委员会开展绩效审计的地位,并决定要对绩效审计进行立法。
章轲认为,这一变化标志着外部审计师对国际组织开展绩效审计得到了联合国的认可,国家审计通过完善国际组织治理来服务完善全球治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审计署将积极总结联合国绩效审计的立法经验和良好实务,与各国最高审计机关共同努力,积极推动对其他国际组织开展绩效审计,以深化和改进全球治理。
本报北京12月26日电
本报记者 刘世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