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于海洋的了解太少,这很可悲。”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长期从事海洋学研究的海军党史、军史专家崔京生表示。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让他动念写出《海洋志》一书。
《海洋志》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是国内首部全面介绍和论述海洋文化的作品。该书论及海洋与人类、海洋与中华民族、海洋与未来等重大话题。涉及海洋历史、地理、水文、气象、资源、人类与海洋的关系,包括人类的诞生、地理发现、海洋战争史以及海洋与人类的轶闻趣事等内容。也讲述了中华民族海洋文明的诞生、历朝历代海洋事业的发展、相关发明创造以及历史上的重大海洋事记。同时,论述了海洋开发利用所取得的成就,海洋污染及海洋灾难对人类生存造成的威胁,以及海洋开发的构想,力图用文字还原一个真实的海洋面貌。
对于读者来讲,这可以视为一本了解海洋的基础读物。崔京生希望通过它,能有更多人对海洋问题进行深入了解。
近几个月来,钓鱼岛事件被普遍关注,崔京生常碰到朋友问他相关问题。
每当这时,崔京生都很感慨:“要了解这些问题,一定要有知识基础。海洋的事情是大事情。战争的准备是很长时间的,直到政治解决不了,外交解决不了,最后才用战争的方式。”崔京生认为,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要掌握海洋知识,了解《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在崔京生看来,一个海洋国家只有处理好海洋边境、海洋开发、睦邻友好各个方面才能平稳有效地发展。
“事实上,我们对海洋如此陌生是一个‘遗留’问题。”崔京生说,“回望中国的文明史,我们一直在尽力树立海洋大国的形象,比如海上丝绸之路的建立等,这是由统治原则决定的。问题出在明代。”
他说,朱元璋,出身是农民,农耕思想根深蒂固,将“农桑”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不仅禁止海洋贸易,甚至连下海打渔都在被禁之列。这让国家开始变得封闭,所以出现了很多畸形的现象,比如倭寇的出现。不过在明代漫长的黑暗中,朱棣曾派郑和下西洋,开创了人类历史上最光明的航道,给中国带来欣欣向荣的景象,中国的航海事业空前发达,并与非洲、西亚、欧洲建立了联系。
讲起这些历史故事,崔京生喟叹不已:“其实,其他国家真正发展海事也就半个世纪,我们落后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里。”
海权的概念,最早是美国人马汉提出的。他认为,海权在广义上不但包括使用武力控制海洋,也包括“平时之商业与航运”。并认为,所有帝国的兴衰,决定性的因素,在于它是否控制海洋。有了海权思想,美国开始制定“大海军计划”,扩张势力,1907年,美国大西洋舰队还举行了大规模环球航行。
但事实上,我们中的大多数,对海洋都很漠然。有人曾对北京、沈阳等地的10所中、小学校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几乎百分之百的学生都把960万平方公里作为国土面积来回答,甚至在有的高校,竟然98%的大学生不知道中国还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
而在日本,小学课本里这样写道:“我们没有土地,没有资源,只有阳光、空气和海洋。”整个日本的国土面积不到38万平方公里,但孩子们的心中却有着45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
由此,崔京生希望,能有更多人“看到”中国的海洋。在外讲座时,回答战争问题之前,他总先给大家普及海洋知识。他说:“目前我们的海洋教育是短板,应该让老百姓知道海洋的构成,让他们即使生活在黄土高坡,心里也装着海洋。”
本报记者 张黎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