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3年01月22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荧屏热播“老百姓的编年史”

本报记者 吴晓东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1月22日   09 版)

    留苏归来的摩登青年武越对人称“鼓楼一枝花”的餐厅服务员马小勤一见钟情,狂追不舍。不料,搏女孩一笑的六块六毛六酒钱,竟引出剧中人一连串的命运转折。将故事背景设置在“文革”时期的年代励志剧《六块六毛六那点事》,近期在北京电视台影视频道因收视率连续“破八”,而引起媒体关注和观众热议。

    作为2013年央视一套开年大戏,改编自作家叶广芩同名小说的48集电视剧《全家福》,则从上世纪40年代的北平写起,新中国成立、大跃进、“文革”、改革开放直到2008奥运,时代风云在一座普通的北京小四合院里舒卷变幻。

    通过平民百姓的生活诠释社会变迁,还不止新年伊始的荧屏。不久前闭幕的北京电视节上,贴近老百姓生活的“亲民戏”也开始超越“宫斗戏”,成为市场主流。

    观众的反应也让创作者很是欣慰。《六块六毛六那点事》虽然讲述的是上世纪60年代的纯情和浪漫,但由于表演有质感、台词接地气,连对那段岁月陌生的年轻观众都很投入,而一些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观众,更是看得笑中带泪。

    由于女友马小勤“涉嫌贪污公款”下放农场改造,自私胆小、心胸狭隘的胡同青年臭子以监管干部身份随行,一起来到兴凯湖。随着“海归”武越的出现,三人上演了一段跨越十多年的“虐心三角恋”。《六块六毛六那点事》导演兼编剧周小兵说,对这段感情的创作初衷是“忠实与真挚”。写那个年代,是想表达马小勤、武越等那个贫穷而又动荡的岁月里,满怀理想的一群人,他们如何经住社会压力又如何维护爱情的信念。

    除了爱情、友情,剧中描绘的亲情也明显带着那个年代的印迹。这是一个平凡人家,不管过去的那姑是否出身皇室,但在社会上也只是一个平民之家,没有过多的光环。故事开始,马小勤为了圆母亲那姑的生日愿望,而被误会贪污一笔六块六毛六的酒钱;哥哥瘸二爷身残心善,为了妹妹马小勤的未来挺身而出。

    周小兵表示,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精神和物质都相对贫瘠的年代,但相对于人们欲望蓬勃的当今,却又是相对纯净的年代,那时特有的社会状态对每个人的要求和约束,使一个人对物质和个体欲望的要求不会那么强烈。怀旧色彩和现实生活巨大的落差,正是这类年代剧紧紧抓住观众的利器和法宝。

    同样,在秦海璐、郝平、吴刚及岳秀清领衔出演的《全家福》里,苏联专家、大炼钢铁、除四害这些随着年代渐渐淡化在我们记忆中的词,在剧中被还原成了角色们鲜活的日子。正如《全家福》总制作人李功达所说,自行车的旧轱辘、冬天囤的大白菜、煤筛子,这些小物件进不了博物馆,也不是英雄史诗,但它们身上浓缩着别有意义的老百姓的编年史。在老百姓眼里,多枯燥严肃的历史和政治都能转化成每个人每个家庭的亲身经历,都是可触摸、有感觉、有生活气息的实事儿。

本报记者 吴晓东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3年01月22日 09 版

在大雾中寻找一条路
央视春晚早该告别“赵本山”们
于是之:我就是一个演员
十大美术馆携手晒家底
荧屏热播“老百姓的编年史”
中国青年艺术家提名奖揭晓
麻辣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