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想,短短几天的支教,我们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是几天的陪伴,还是能让他们的生活发生改变?”
这是西南林业大学的云南怒江队队员和鹏支教日记中的原文。他在“快乐学校”云南省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行动中找到了答案。
1月13日至30日,来自全国20多所高校的60名志愿者组成6支队伍,先后赴云南怒江、丽江、大理、东川、会泽、安宁6地,开展志愿服务行动,进行快乐教学。这是“快乐学校”首次在云南设立支教服务点,同期推广的四川、贵州、甘肃、广西、重庆5个地区也相继在寒假期间展开支教服务行动。
活动准备前期,云南志愿者们在新浪、腾讯微博上发布自己的支教报名信息,把自己的特长和希望与留守儿童共度2013寒假的想法通过微博传递给更多的人,呼吁社会更多的爱心人士关注留守儿童;活动展开期间,各地支教服务点采用微直播及时将支教情况通过新浪、腾讯微博、微博校园、微信、人人网等进行展示;活动结束后,微博上纷纷传递着孩子们与志愿者的故事及各地的支教特色、创意作品。
志愿者围绕心灵陪伴、安全教育、心理咨询等内容,设计了书法、绘画、舞蹈等丰富多彩的课程,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在云南各地的服务点,参加“快乐学校”的留守儿童越来越多,有的孩子为了参加“快乐学校”,不惜步行一个多小时来上课。
1月16日下午,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鲁掌完小附近的320国道,一群四五年级的小学生扛着桌子从坡脚缓慢地向他们的新校区走去。其中一个衣服单薄、披着头发的小女孩,手已经全部皲裂,让人心疼。
“在大城市的孩子很难想到这里的孩子们带给我们的震撼。有的孩子在零度的天气里,只穿一件单薄的小衬衣和凉拖,有的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只有一根笔芯没有笔套。”来自云南大学滇池学院的怒江组志愿者范璇告诉我们。
来自云南民族大学的安宁组志愿者童倩久久不能忘记,当她把蛋糕分给一个9岁的小朋友时的场景。这个孩子最爱吃小蛋糕,当志愿者把蛋糕给他后,他却迟迟舍不得吃,“因为他要把小蛋糕带回家给弟弟吃。”
“我没有想到,支教10天,孩子们教给我们的,远远超过我们带给他们的。”童倩说。
在丽江组的学生中,7岁的杨国才是一个异常调皮的小孩儿,每次志愿者上课的时候,他就会在一旁和志愿者抬杠,让课堂变得很混乱。为此,丽江组志愿者把他当做重点人物来对待。志愿者一直以为他本来如此,后来从一次和他的偶然谈话中才了解到,由于长期和父母远离,他渴望得到更多的爱。“爱表现”只是为了获得志愿者更多的关注。
但这样的爱却是深刻而心酸的。志愿者去他家里家访,这个平时调皮捣蛋的小孩会追着志愿者送来家里好吃的“洋芋”,志愿者离开的那天,杨国才一个人在墙角哭得很伤心,“我很难过当时我不在他身边。”来自云南师范大学的周鑫磊说。
支教快结束的时候,志愿者们为每个孩子制作了新年贺卡,上面写满了祝福和期望,怒江队的刘春媛却意外地收到了孩子们写给的信:“我非常的喜欢你,喜欢上你的课,可惜你就要走了。姐,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考上大学的……”她感到很欣慰。
“老师,这个给您。”“老师,这个也给您。”
这是大理队支教最后一天,送别的场景。志愿者们给孩子们分发礼物,结果一路发下来,他们反而收到了更多的礼物。大理组志愿者吕陈说,孩子们的热情让她既感动又不舍,只有不停地说“谢谢,谢谢”。“这是对我们这十天最大的肯定!”吕陈说。
“感谢你们来到这里,带给我们快乐,教会我们懂得怎么做是正确的。”这是杨国才曾经告诉志愿者的一句话。周鑫磊说,其实孩子们带给我们的心灵成长,远比我们教给孩子们的多。“希望能有更多人来关注这群孩子,或许你们的收获将更大。”周鑫磊总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