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9日,“快乐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行动第一次落户重庆,来自全国各地的30名志愿者齐聚山城,分赴重庆丰都、永川和綦江,展开了为期10天的服务活动。这也是中国(重庆)高校传媒联盟于2012年10月25日成立以来,承办的第一个全国性的大型活动。
作为大学生,在教育教学方式和经验上还显不足,志愿者纷纷通过立足当地对具体情况的了解,采取了有效的对策,积极探讨快乐教育之道。
永川区吉安镇“快乐学校”课程的安排与之前的总策划有了比较大的改动,其中以英语、语文两门课程的变动最为突出。由于当地学生英语基础较差,而学生普遍对英语都很感兴趣,于是决定增加英语课,而语文课则以常识课和讲故事代替。
由于学生年龄差距较大,志愿者们将幼儿园至二年级学生安排为“快乐学校基础班”,三年级及三年级以上安排为“快乐学校强化班”,更精细和人性化地教授学生所缺技能和知识。为了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志愿者们拿出大绳,和孩子们一起玩跳绳游戏,还将孩子们分成乒乓球组、篮球组、玩具组、看书组、游戏组,并同志愿者们一起玩耍。
为更好了解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探寻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成长的影响,志愿者队伍分别安排了有针对性的家访环节,还撰写家访报告为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建言献策。
綦江区打通镇的“快乐学校”队伍在10天内,先后走访了16个留守儿童家庭,针对家庭基本关系、收入情况和孩子教育方式等进行了详细的了解。由于打通镇以煤矿能源为主要的经济推手,许多孩子的父母均在煤矿工作,常年早出晚归,和孩子相处时间甚短,孩子主要由祖父母照管;有更多的家庭,由于经济困难,更出现了父母双双外出打工的现象,孩子和父母的亲情更显淡薄。
通过家访,志愿者发现留守儿童对物质要求不高,但他们渴望得到亲情、友情,获得更多的关注。为此,綦江队开展了“我给爸爸妈妈写封信”等加强联系亲情的课程,并通过反复的回访,促进留守儿童和回家过年父母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