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全国政协委员、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在面对社会上对成品油质量的质疑时说,大城市中车多,所以我们感觉到污染大部分来自汽车尾气,其实最大的杀手是煤炭,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70%的能源靠烧煤获得,“有的排放污染是以百万分之级别计算的,国四排放的硫污染是百万分之五十个单位,标煤的污染达到了百分之一到二个单位。”傅成玉还表示,煤的基数如此大,所以从全国环境治理来说,当务之急应是治煤。某个城市汽油标准再高,如果周边城市有几个炼钢厂,再加上煤炭和水泥项目,那就前功尽弃了。他说:“现在大家都骂雾霾是因为我们油质不过关所致,我们也很无奈。”(《大连晚报》3月7日)
大气污染的罪魁祸首究竟是“煤”还是“油”?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还是不要过于纠缠为好,更没有必要因此引起“煤企”和“油企”之间的互相抨击、掐架,继而变成推卸责任。在造成大气污染的罪魁祸首里,“煤”和“油”都榜上有名,难辞其咎。至于谁是“罪魁祸首”中的“老大”、“老二”,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煤企”和“油企”都能够主动认真地检讨自己存在的问题,诚恳虚心地接受公众的质疑和批评,并且施以诚意和高招,为减少大气污染尽一分责、努一把力。如果大家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而非国家社会的利益去看问题,注重强调客观理由,努力推责于他人,岂不是会显现出这些大企业老总责任意识淡薄?
其实,大气污染是社会发展必须经历的过程,伴随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难免要付出大气污染的代价,可以说,任何一个国家几乎都难以规避这一风险,只是污染时间的长短不同,污染程度不一罢了。目前的问题是,不管是煤企还是油企,均是造成大气污染的大户,而且“煤”和“油”也是一对现实生活离不了,又总是受到公众非议的“难兄难弟”。此时,作为油企更应该针对大气污染加剧的事实,以及公众寄予的期望,转变经营和发展观念,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以减少污染。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种理念应当成为油企、煤企当仁不让的责任和追求,只有自己做得更好,才能赢得更多的社会信任。找“替罪羊”和“挡箭牌”只会失信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