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从没有哪部在电影院热映的作品,像电影《爸爸去哪儿》那样,遭遇专业电影人的合力“群殴”。尽管这两年票房卖座的《失恋33天》和《小时代》争议也很大,但它们至少讲述了完整的故事;而今年春节档的超级赢家《爸爸去哪儿》,只不过是让观众买票进电影院看了一期综艺节目。然而,正是这部拍摄时间只有5天的“非典型电影”,创下了首周4.6亿元的华语2D电影票房纪录。
《爸爸去哪儿》的巨大成功,无疑“羞辱”了很多专业电影人。这部非专业导演制作的“速成”影片,没有星光熠熠的演员阵容,没有令人炫目的视觉特效,没有构思精巧的叙事线索,但是,它显然比那些拍摄周期长、动辄烧钱数亿的“大手笔”电影,更受观众和市场的认可。这也难怪有人刻薄地评论说,《大闹天宫》证明“高票房与电影好坏无关”,《爸爸去哪儿》证明“高票房甚至和电影无关”。
其实,《爸爸去哪儿》的成功并非偶然。这部片子是同名综艺节目的衍生品,原节目中的五组星爸萌娃在电影上映前就已蓄积超高人气;影片宣传、预告片投放和社交互动堪称典范,有数据显示,《爸爸去哪儿》的微博话题数、转发量、评论量等,都远超同期上映的其他影片;更重要的是,在大年初一上映的《爸爸去哪儿》,是春节档唯一的合家欢影片,而这种类型的电影在春节档历来最受宠。
湖南卫视自夸这部电影“重新定义了电影”固然有些言过其实,但无法否认的是,这部“非典型电影”确实拓展了类型电影的边界。以往人们在谈到电影的时候,所思所想往往容易局限在教科书式的经典定义中,对突破和创新多少有些畏首畏尾。《爸爸去哪儿》成为一部现象级影片,客观上有助于让电影人打破思维的枷锁,从创新艺术形式和捕捉观众需求的角度,不拘一格地进行探索。
事实上,电影院在现实生活中已经不再只是放映传统电影作品的场所,在很多城市,不少人都会在求婚、庆生时租下影厅播放自制影片,这种场合下的电影厅满足的是一种针对特殊人群的需求。以此类推,《爸爸去哪儿》以及五月天乐队给粉丝制作的演唱会电影,实质上都是将这种“订制式电影”推向了更广的层面。这些专业人眼中的“搅局者”,因为精准把握了观众的需求,所以才大获成功。
不过,票房虽然是衡量电影好坏的重要指标,但高票房与好电影之间并不能简单画等号——类似《富春山居图》之类的高票房奇葩电影,近几年着实不少。《爸爸去哪儿》虽还算不上奇葩,但一贯喜欢跟风的中国电影界,对这种“非典型电影”也应保持必要的警惕,切勿简单复制《爸爸去哪儿》的“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些专业电影人对《爸爸去哪儿》的隐忧,既有必要也有价值。
一部高票房烂片会对很多电影从业者和投资者的心态产生微妙影响,一部高票房的“非典型电影”同样可能影响电影业的既有生态。如果受到《爸爸去哪儿》的“启发”,综艺节目纷纷推出电影版“圈钱”,电影工作者也借鉴“5天速成电影”模式,最终必然会虚耗宝贵的院线资源,并给中国电影业带来灾难性后果。
厘清这一点,再来审视《爸爸去哪儿》的突破与隐忧,不难发现,其最大的价值其实是启迪电影工作者如何摸准观众需求,如何用真实获得市场的认可,如何能让进入影院的观众真正开怀一笑。《爸爸去哪儿》绝对不算是一部好电影,但鉴于其对电影人思维的开拓意义,它注定是一部载入影史的新类型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