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塔吉克斯坦年轻人申请将其塔吉克姓氏改成俄式姓氏(在姓的后面加上-ов和-ев词尾)。1月底,塔吉克斯坦总检察长舍·阿·萨利姆佐达在政府报《共和国报》上刊文,对这种“潮流”加以批评。
根据塔官方统计,最近三年,塔国家商学院有177名学生、师范大学有113名学生、医学院有223名学生申请将塔式姓名改成俄式。与此同时,在这几所学校,申请将俄式姓名改回塔式的总共只有区区几人。萨利姆佐达批评对年轻人的爱国教育缺失,一些官员(重新使用俄式姓名)的行为,也带动和助长了这种趋势。
2月初,塔语言委员会主席沙洛弗佐德也号召塔公民不要使用俄式姓氏。她说,使用民族姓氏是每个公民的民族责任。
在此之后,塔政界掀起新一轮改姓高潮。塔农业部部长、反贪局长、健康和社会保障部部长、交通部部长等人,纷纷将原有的俄式姓氏改成塔吉克姓氏。
在加入苏联前,塔吉克人的名字组成比较复杂,在基本名字和父称(其父亲的名字)的基础上,再加上几个能表明其职业或所获荣誉的名字。当塔吉克斯坦成为苏联的一部分之后,塔吉克人开始按照俄罗斯的方式取名,即名字由三部分组成:姓、父称和名字;名字用基里尔文字书写,并在姓的后面加上俄式后缀。
塔吉克人名字的“去俄化”潮流,在苏联解体前的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在那个时代,改名是会影响个人前途的。据当时将名字改回“塔式”的一个官员回忆称,在他真正付诸行动后,他就被排除在晋升和出国的名单之外,因为领导认为他有“民族主义倾向”。1989年,塔吉克斯坦通过了关于塔吉克语地位的法律,促使一些人不再使用俄式姓氏,但当时的塔领导人并未急着改姓。直到2007年,塔总统拉赫莫诺夫将自己的姓改成“拉赫蒙”,并号召塔公民回归历史传统、改回塔吉克名字,由此引发第一波改名浪潮,很多官员和数千名民众都改了名字。并且,从那时起,塔吉克斯坦新生儿已被禁止使用俄式名字。
但没过多久,很多人就要求再改回俄式名字。其中有个原因是,“塔式”姓名给其赴俄学习工作以及出入境都带来很多不便。
分析人士称,号召国民不要使用俄式姓名,是塔吉克斯坦“去俄化”的一部分。苏联解体后,前苏国家普遍担心俄罗斯的“帝国野心”,因此都大力弘扬本国主体民族的语言文化传统。在塔吉克斯坦,除了立法加强塔吉克语的国语地位、降低俄语地位外,还采取了很多措施,包括宣传塔吉克历史人物、加强本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塔传统民族节日的地位等。在2014年新年前夕,塔各大电视台明确表示,不会在电视节目中出现俄罗斯传统的“严寒老人”和“雪姑娘”形象,而这两个形象是俄罗斯人在庆祝新年时必不可少的因素。
塔当地媒体《自由广播》认为,现在塔官员再次群起改名,可能有“高层”授意,希望他们的举动能带动民众改回“塔式”名字。但很多专家都认为,此举的收效不会很大。因为仅仅改个名字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目前,塔吉克斯坦经济困顿,始终未见起色,100余万人在外打工,其中绝大部分在俄罗斯,每年汇回的外汇占塔GDP的约一半。在这种情况下,使用俄文名字的确能够给这些劳动移民和学生提供便利。并且,即使改回“塔式”名字,也未必就能唤起民众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意识。因为,如果他们看不到国家和个人的未来,便只能惦记着如何才能便利地出国打工、挣更多的钱养家糊口。国家当局首先应该集中精力从根本上解决国家发展的问题,这样才能切实增强民族凝聚力。
本报巴库2月25日电
本报驻外高加索记者 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