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4年05月08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抠门”办会 环保风暴 青年“主办”

南京:因青奥而变

本报记者 李润文 通讯员 辛华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5月08日   02 版)

    2010年2月10日,南京成功申办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消息传来,整个南京为之振奋。

    兴奋之余,一个现实问题也随之出现:南京该办一场什么样的国际盛会,该用什么样的方式迎接客人?

    一个月后,时任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提出,要办一届绿色青奥,提高绿色南京和生态城市建设水平,努力让南京的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新鲜;办一届活力青奥,吸引青年广泛参与,组织青年开展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要办一届人文青奥,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展示南京文明开放的形象。

    4年来,为了这个目标,南京因青奥而变。

    去年11月,新当选国际奥委会主席的巴赫,首站出访就选择了南京。在他看来,青奥虽然与成年人奥运会规格一样,但青奥不是奥运会的迷你版,“青奥有着自己的DNA”。

    与巴赫一样,国际奥委会奥运会执行主任菲利也密切关注着南京青奥的诸多创新。他说,南京青奥正成为国际体育赛事的实验室。

    南京青奥,正在为青奥会创造着独一无二的“南京样本”。

    市民成南京青奥最大受益者

    南京中央体育场终于要迎来奥运健儿了,青奥会期间,这里将是现代五项、铁人三项赛的比赛场。

    这座1931年竣工的体育场能容纳6万观众,号称远东第一,建筑大师杨廷宝设计的中西合璧的中央体育场门楼赢得了无数来访者的赞叹。但与雨后春笋般的新场馆相比,它显得太老了。北京奥运会的无与伦比、上海世博会的精彩绝伦、广州亚运会的激情时尚,南京青奥会该给大家留下什么印象?难道就是在这样的老旧体育场迎接奥运健儿吗?

    江苏是全国经济第二强省,有实力办一场奢华的盛会,但南京青奥走了绿色节俭路线。“能改不建、能修不换、能租不买、能借不租”,成为南京青奥组委会的办会原则。

    中央体育场的塑料跑道是1995年铺设的,经检测符合要求,不换。青奥委会羽毛球比赛场馆木地板也用了19年,更换腐烂部位、整体打磨出新,接着用,节省300万元。

    南京国际博览中心被改造成比赛场馆,能节省2000多万元。曲棍球和沙滩排球固定座椅,容纳6000多人的活动看台是租的,节省1800万元。

    击剑展馆灯光不达标,更换灯光系统要花费217万美元,还得面临赛后严重的浪费。科研团队根据在击剑预赛、半决赛、决赛的不同比赛特点,采用三种不同的灯光模式,达到既不刺眼、又能满足电视转播要求的亮度,还省下1000多万元。

    而作为这次唯一新建的场馆,青奥体育公园将作为青奥遗产保留,成为南京市青少年奥林匹克训练基地。

    办会很“抠”,南京却把钱花在了兴建地铁等民生工程,规划了17条地铁线路,2014年年底,将有4条地铁线正式建成通车。办青奥,市民成了最大受益者。

    青奥背后的“环保风暴”

    绿色青奥,这对中国化工产业重镇南京来说,意味着一场“环保风暴”。

    化工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一直是南京工业的顶梁柱。青奥在即,化工产业带来的重污染成了南京青奥组委会不得不迈的一道坎。

    “要让南京的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新鲜。”南京下了决心,专门立下青奥规矩,要抓住绿色青奥的契机,转变发展理念,告别粗放式发展,进行产业转型。

    2011年7月,南京宣布关停整治173家企业,名单全部在媒体公布,全城震动。此外,对PM2.5、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一氧化氮等污染物实施24小时监控。

    但这样的力度,国际奥委会并不满意。

    2013年1月29日,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访问南京,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若青奥会时南京污染物超标,将安排这个赛事延期举行。”

    这推动了南京更严厉的环保问责。

    1月30日,南京市纪委就公布消息,对未能完成节能减排进度的11个区县、单位主要领导给予告诫谈话的问责。

    4年来,南京关停整治476家“三高两低”企业,燕子矶化工片区66家化工企业、尧化门地区的9家钛素厂全部关停搬迁。

    今年年初,南京还决定10年内搬迁关停金陵石化及周边、梅山、大厂地区、长江二桥至三桥沿岸四大重工业片区的所有工业企业。

    2013年第三季度数据显示,南京新兴产业占比首次超过传统产业,高出石化、钢铁、建材等高耗能行业4.9个百分点。

    当年10月,南京市政府推出了绿色考评体系,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和生态效益纳入经济发展成本核算,推行绿色GDP核算和政绩考核制度。同时,明确各区、开发区“一把手”是生态文明建设“第一责任人”。

    青年的盛会让青年办

    给谁办会?谁来办会? 

    “让年轻人站在我们的肩膀上施展才华。”南京青奥组委执行主席、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说,南京青奥,始终要以青少年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为标尺。

    开闭幕式创意征集、会歌征集、节点庆祝……青奥组委会不靠专业团队,不请名人大腕,全部交给年轻人去试、去闯。

    青奥网烙火炬传递标识“梅”的设计者是南京宁海中学的学生吉子艺;为期9天的青奥青年文化节上,“搭台唱戏”的都是青年学生;征集南京青奥委会歌曲,年龄最小的创作者只有8、9岁……

    年轻人喜欢什么自己最清楚。一系列的活动牢牢抓住了他们的眼球。

    “我要上青奥”活动已吸引了50多万青少年报名;各大学校招募青奥志愿者的报名点几乎被挤爆,招两万名青奥志愿者,12万多人报名。

    青奥组委会也是“小鬼当家”,有四成工作人员是80后,各个部门都聘用80后部长助理,“青年思维”贯穿办会始终。

    在今年3月28日举办的南京青奥团长大会上,青奥组委会各职能部门向204个国家和地区的奥委会团长陈述青奥政策,大到国际规则,小到座位安排、材料摆放的礼仪等,青年应付自如。

    如今,奥运竞技场上的“更高、更快、更强”理念,在青奥赛场也有了青年新鲜的解释:“更高兴、更快乐、更自强”。

    本报南京5月7日电

本报记者 李润文 通讯员 辛华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4年05月08日 02 版

重庆师大认定张世友部分论文抄袭
旗帜鲜明反对宗教极端思想
2014首期地市级团委青年社会
组织工作分管书记培训班结束
福建:“12355”热线为考生减压
中国青年网首页改版上线
我国海外最大承包工程签约
昆山法治微电影打造“全民普法”新模式
推动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蔚然成风
形成自觉奉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念理念
南京:因青奥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