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网上一段介绍第16届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的视频,费腊英怎么也想不到,画面里那个戴着防毒面具、穿着厚厚防化服正在港区查验货物的小个子,是自家“说话细声细气、性格内向文静”的女儿陈维。
视频里,正是盛夏的上海。外高桥港区的气温常常飙升到40多摄氏度,取下防毒面具的陈维,满脸是汗,头发也被汗水打湿,结成了一团。眼瞧着视频里陈维跟身旁高个子的男同事们有说有笑,费腊英却忍不住掉泪,“我以前都不知道,我心疼啊”。
这样的工作已经干了将近10年,陈维却一直瞒着家人。2002年,这个浙江大学的“三好学生”考到了浦东海事局政务大厅,亲戚、同学都羡慕她“去了上海的机关工作”。但在2004年,工作才满两年的陈维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离开政务大厅,加入新成立的危防处。
同事一边倒的反对意见扑向了当时才24岁的陈维:外高桥港区的一线工作往往就是跟危险货物打交道,这对身高只有1.58米的陈维来说,“太难了”。甚至,有男同事当面说她:“女孩子就老老实实呆在政务大厅好了,上什么现场啊?”
咬住嘴唇,陈维并不打算开口争辩。这个骨子里有点“雄心壮志”的姑娘知道,2004年成立的危防处在当时有特殊的意义。在集装箱运输高速发展之际,部分商家受利益驱使,对危险品运输采取谎报瞒报等行为。而这些行为,“都对航行安全和水域清洁造成极大隐患”。
瞒住父母,“想要为国家海事安全做些什么”的陈维成了浦东海事局危防处第一个一线女性工作人员。
从外高桥港区每年超过1500万吨的吞吐量中,找到隐匿在普通货物中的危险品,这就是陈维的工作。而这项类似“福尔摩斯探案”的工作,一度让环境工程专业出身的陈维“吃了不少苦”。
在港区查验货物的过程,用她自己的话讲,就像“小矮人走进了集装箱的森林”。查验场是露天的,梅雨季节的上海雨水不断,每次去查验回来,工作人员的鞋子里都积满了水,个子不高的陈维更“倒霉”,她的裤子常常“全部湿透”。查验时间一长,“第二天肯定感冒”。
梅雨季节一过,又赶上高温。同事刘晓东还记得,每次查验前陈维都是一声不吭地换上厚厚的防护服,不到90斤的陈维要背着30多斤重的钢制呼吸器,走在烈日当头的港区里,中暑是常有的事。几乎每过一个夏天,陈维的朋友都会调侃她:“你又晒黑一层啊。”
查验工作往往不分时间,很多次陈维早起去查验,中午和集装箱卡车堵死在港区的路上,根本回不了办公室。吃午饭时已是下午3点。
外高桥港区地处上海市最偏僻的东北部,当时,要走上20分钟才能到最近的公交车站,方圆几公里更是连一个便利店都找不到。那个时候,男同事都担心陈维“撑不下去”,重回政务大厅。两年后,陈维和丈夫商量,把家安在了距单位最近的一个小区,原因只是“方便工作”。
“海事安全太重要了。我作为一线海事工作人员,责无旁贷。”陈维一字一句地说。
为了准确查验,她把《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国内水路危规》中列明的危险品货物摘抄出来,每天午饭后背诵。下班回家了她也闲不下来,在心里“一遍遍过”近些日子查验的经历,按照重点船舶、单位、品名一一归类,再反复背诵。
“进出口贸易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冬天多查烟花爆竹,夏天多查农药。国家重点退税政策调整的日子更是查验重点时期。”国家的经济形势她也时刻关注着,以此调整查验的重点。
这让陈维成了上海海事系统里的“女福尔摩斯”,她不仅熟知各类货运危险品,甚至对自己曾经查验过的船舶、品名过目不忘。6年前,在堆满上万个集装箱的海关查验场,陈维一眼就发现了标记为“盐酸左旋咪唑”的集装箱,她清楚记得,那正是自己曾查验过的一种有毒医药原料。
仅仅2012年,陈维开箱的查实率就高达90.24%。工作之外,她用几年时间写成了如今在全国海事系统推行的“开箱工作手册”。这本手册,陈维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私藏”,相反,她热心介绍给各个港区的同事,“如果只是我们浦东局查到了,这些危险货物还可以从其他港区运走啊,所以只有大家都准确查验,才能真正万无一失”。
为了真正守住海事安全,这个同事口中“连业余生活也都是工作”的危防处副处长还一手建立起“陈维工作室”的官方微博和微信,同时开通了面向厂家的工作室热线。去年年底,陈维还去了港区大量货物的来源地——义乌小商品市场调研,打算从源头普及危险品运输常识。
眼下,“陈维工作室”已经和义乌当地建立了互相通报机制。但陈维还是闲不下来,“陈维工作室”又承担了上海海事系统人才培养基地的任务,陈维带领的8人团队,不打算让这些新人“坐办公室”,而是把他们“赶”到港区一线。陈维告诉了他们自己10年查验的最好“经验”:“多一点付出、多一点用心、多一点坚持、多一点创造。”
本报记者 袁贻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