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8月28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吕仲浩:喜欢埋头做项目

本报记者 陈凤莉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8月28日   02 版)

    虽然只有17岁,但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中高三学生吕仲浩的身上已经有了好几个“光环”:第28届全国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ROBO-ONE全国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F1竞速轮式机器人大赛一等奖、入选全国英才计划……

    和很多喜欢动手的男孩子一样,小时候的吕仲浩也爱“搞破坏”,他总是把一些小玩具、小电器拆拆装装。上学之后,吕仲浩接触到了航模课程,对于机械的兴趣也愈发浓厚。一碰上关于航模的比赛或者活动,他都会主动参加。

    “把那些零件组装在一起,就能跑或者发光什么的,觉得特别神奇。”吕仲浩说。到了高中,他开始参加市里甚至全国性的大赛,他的“研究方向”也开始从原来简单的拆拆装装转变为做一些项目。

    在一次天津科技创新大赛上,吕仲浩申报的项目是“太阳能追光控制系统”,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这算得上是一个“高大上”的课题。为了做出成功的作品,他四处搜集资料,参考了很多国内外文献,一有时间就钻进实验室。

    这期间,困难重重。他设计的控制系统容易被其他电磁波干扰,为了找到性能和抗干扰能力都比较好的新材料,他花了两周多的时间去实验各种材料。“没头绪的时候,总是重复做同一项工作也会厌倦,但一想到自己的研究或许以后能被市场认可,产生价值,就觉得自己必须埋头把这个项目做出来。”他说。

    最终,这个项目一路过关斩将,从市级比赛闯到了全国科技创新大赛,并获得二等奖。

    全国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是吕仲浩参加的又一项大赛。在参加ROBO-ONE全国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时,他和伙伴们用两周时间画草图、编程、调试,却在临赛前一天卡了壳。

    “比赛场地的材料与传感器不匹配。”他说,机器人的传感器相当于人的感官系统,如果传感器出了问题,就相当于那些感官系统完全脱离了控制状态。这急坏了吕仲浩,在试验其他材料无果之后,他临时又选购了新的传感器,然后和同伴加班加点完成了作品。

    对吕仲浩来说,科技创新并不仅仅是兴趣,更是责任,17岁的他已经有了更高远的想法:“我的目标是用自己能力中最强的那一部分为国家创造价值。”

    微寄语

    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突破自我,自由翱翔。

700多个行政审批项目成下一步攻关“硬骨头”
黄颖:“科二代”的圆梦路
刘晓楠:比男生更能吃苦
吕仲浩:喜欢埋头做项目
为了青藏高原那一抹绿
平型关战斗
习近平签署命令通令
邻国是搬不走的,友好符合双方共同利益
福建晋江百万流动人口乐享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