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来自中国的中学教师最近很火,因为他们在遥远的英国遭遇了50名正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中国-英国,教师-学生,大人-孩子,不管哪一组身份都注定了火花四射的劲爆故事。
当然,英国BBC也这么认为。
当地时间8月4日晚,BBC播出了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讲述了5名中国教师按照纯中国式的教学方式,教英国学生学习数学、科学、体育等课程。一个月后,这些学生将和由英国教师授课的学生一起考试,一决高下。三集纪录片目前只播出了第一集,就引发舆论的普遍关注,片中的中国教师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英国学生也颇有怨言。
而留给中国观众的问题,并不仅仅是英国的孩子是否足够坚强。我们更多思考的是,中国的教育是不是足够“坚强”?中国孩子的成长需要怎样的教育?为此,中国青年报记者专访了北京大学精神卫生博士汪冰。
纪律往往是为了满足单向传递
中国的父母在批评孩子的时候,最喜欢说的话就是,“你怎么这么不乖”“你怎么这么不听话”。这意味着,听话、服从是中国式好孩子的标准,尊敬师长也就成了一切校园生活的前提。所以,当5名中国的中学教师来到英国学校,发现“学生对教师的敬畏”并不是天然法则时,他们的内心最初是有些崩溃的。
汪冰觉得,这其实有关文化差异,并不关乎对错。“在一个强调集体主义的文化里,重要的是和大家保持一致;而在强调个性的文化里,重要的是保存自我。”他认为,除了这个前提,纪律本身也有值得探讨之处。
上课随意讲话、不听教师讲课,甚至是在课堂上化妆,有媒体报道说,“这是英国学生给中国式教育上了一课。”在汪冰看来,“老师说话的时候学生不要说话”与“学生能不能说话”,是两种不同的情况。“如果纪律是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那就是好的纪律;而如果纪律是为了让老师省事,从而违背了孩子的天性,就不是好的纪律”。
在中国,大部分学校是大班教育,纪律能保证课堂的安静、安全,使50多个学生都能在教室里有效率地学习。汪冰说:“如果50个人乱成一团,教师和学生都是受害者。而BBC片中实验的不合理之处,是让习惯了小班教育的英国孩子突然进入大班,这对中国教师是不公平的。”
“但纪律是有限度的,过度强调纪律,会限制孩子的自由发展。而且纪律往往是为了满足单向传递,时间久了,学生的思维会有惰性——听老师说就够了,不需要参与。这就是中国学生不太爱发言的原因。”汪冰解释,单向的教学方式,在人多、时间紧、任务重的时候,会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成绩,但不容易“走心”。纪录片中也提到,学生们好像都明白了,但一下课就都全忘了。
“在教育领域,参与性的记忆是最牢固的。”汪冰认为,双向的教育方式至少有3个优势:一是学生不容易疲劳,不懂可以随时停下来讨论;二是师生之间更加平等,有讨论的意愿;三是学生的提问本身就是学习的过程——这是单向的教育方式永远无法做到的。“就像谈恋爱,没有人愿意和只会自说自话的人交往。需要交流,才能互相理解”。
汪冰说,如果换做5个英国教师来中国上课,他们大概会痛苦于“在人群中叫喊却无人应和”,鼓励了半天也不见得有人愿意说话;而学生的苦恼很可能是,学了一天,什么硬货都没学到,就顾着跟大家聊天了。“但只要愿意给中国孩子时间和机会,都会慢慢变化,00后就比80后开放多了。”汪冰说。
帮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独特的优势
纪录片中,一个男孩体育不佳,跑1000米对他来说简直是个噩梦。但他在解中国的益智玩具九连环上天赋异禀,全班同学都乐于向他请教。
汪冰说,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教师注重“因材施教”。比如,对阅读障碍的孩子会更多使用听觉的教材,课外也会给予特别辅导。“如果班上只有十几个孩子,我们就有机会帮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独特的优势。但是在目前中国的大多数情况下,孩子们都是在同一个班级、用同一套教材、施行同样的教学节奏。当那么多孩子在一起,我们只能取最大公约数”。
但是,汪冰提醒,如果一个孩子被教师评判为“高考要考的科目都不行,你学其他的有什么用”,那孩子可能会采用自毁的方式彻底放弃自己——我就不学了。“因此,即便从功利的角度来看,我们也要鼓励孩子,如果他能从一些与考试科目无关的事情上找到自信,就不太容易放弃学校的学习”。
汪冰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男生特别喜欢打网球,但因为学习不好,父亲就不再让他打球了。然而,不再打球的孩子不仅学习依然不好,自信心也特别受挫,和家长的关系开始对立。父亲为了修复关系,请了教练继续教儿子打网球。渐渐地,父亲发现,孩子在打球的时候特别能吃苦,就赞美儿子:“你练那么长时间也不累,面对困难那么勇敢,在学习上也应该能做得更好啊。”故事并不是心灵鸡汤,孩子最终也没有成为“网球高手+学霸”,如果他学会了把打网球的经验迁移到了学习上,父子关系也得到重建。
“如果帮助孩子找到自信,在他未来面对人生困难的时候也会更加勇敢。”汪冰说,“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的生命中不全是困难,除了困难还有其他愉悦,他才会更愿意去解决这些困难。”
节制和规则是中国教育更要突破的方面
汪冰觉得,BBC之所以拍摄这部纪录片,是因为他们意识到英国的教育有一部分出了问题。而这个问题并不仅仅是纪录片开头所说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报告指出,截至2012年,中国上海中学生的数学、阅读、科学能力均为世界第一,而英国学生的排名则大概在20名开外”。
为了表现“纯中国式教学”,英国学生被要求穿上了连中国学生自己都吐槽过无数次的“像降落伞一样”的校服。平日里做算术都仰仗计算器的学生,要在一堂课内学会三角函数。一个小姑娘嘟囔:“为什么要学,让我们学会怎么缴税不就可以了”。学生每天早起做早操——据说为了训练集体意识,“大家一起做一件正确的事”……
一个屡次“破坏课堂纪律”的女生被老师请出了教室,一个上课爱说话的男生被老师惩罚面壁,再进行下去,似乎就差“请家长”这一招了。但英国孩子似乎并不在乎。女孩说:“如果不是考虑到我的朋友,我才不会来学校。”
“强调纪律、强调集体,其实还是在默默传递一个理念:老师是对的。这会让孩子从小觉得,谁做权威就可以任性、可以随意制定规则。”汪冰认为,东西方教学方式没有绝对高下,节制和规则才是现在中国教育更要突破的方面。
汪冰提到,比如中国孩子在外留学,家长特别担心他们吸大麻、滥交。“在一些国家的文化中,如果高中毕业还没有性经验,就会被嘲笑;男孩在大学有很多亲密关系是一种自豪。但问题在于,这些国家的年轻人一旦选定了交往对象,就会比较忠诚;而中国孩子可能只学了一半,没有搞明白全部”。
“节制和规则不应该被全部抛弃,因为孩子是一种不考虑未来的动物。他们只想及时行乐,很少有孩子能想到为什么读书。如果完全不加限制,一味强调快乐,那是教育者没有尽到一个成年人的责任。”汪冰说,“痛苦是学习的一部分。进入社会后,每个人都要靠自己,不会再允许你为所欲为。”
有很多HR曾经跟汪冰抱怨,他们发现90后的孩子很注重自我感受,简而言之,就是想要“活儿少、钱多、离家近”,“你如果让我不爽,我是不会妥协的”。汪冰说:“这其实是一种缺乏职业精神的表现。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对于职业精神的教育十分匮乏,而孩子的自我解放又很彻底,抱着要被全世界点赞的心态进入职场,就十分危险。”
汪冰说:“英国的教育方式会让自律的孩子更加自律,因为他们尝试过自由;也会让不自律的孩子很难变得自律,分层十分明显。只是在英国,你可以靠福利过得还不错。”
纪录片第一集的结尾,中国教师开始尝试新的管理班级的方法——选班委。这一方式的结果如何尚未可知。汪冰认为,既然班委是由孩子们自己选出的,就要遵守自己制定的规则,以实现同伴的示范作用、同伴之间的自我管理,从这个角度来看,是一件好事。但是,汪冰提醒:“班委只是一种形式,究竟它是帮助教师来实现某种权威的意志,还是让学生彼此示范和影响,实现自觉、自我管理,将决定这件事的最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