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新闻网报道,近期,一些地区出台干部干事创业激励机制,选拔“闯将”“干将”,治理“躺平式干部”。浙江湖州、河南平顶山分别出台文件明确,对能力出众、实绩明显、作风优良的干部,看准了就选、成熟了就用,目的就是要不拘一格选用实干争先、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打破干部提拔上的思维定势,营造“分分秒秒不耽搁、样样事情都争先、时时刻刻谋发展”的浓厚氛围。
河南南阳市近期发布《领导干部自荐制度实施办法(试行)》,规定干部只要自认为能够胜任且可以创全省、全国一流业绩的,都可以大胆自荐。
与此同时,一些地方还探索建立新的领导干部监督问责机制,南阳市卧龙区征集全区各单位“躺平式干部”的问题线索,多个部门晒出了拒绝“躺平式干部”公开承诺书;平顶山市则提出,探索不担当不作为干部认定和组织调整机制。
“躺平式干部”的社会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基层干部只是混日子、熬年头,没有人主动担当作为,人民群众与企业的呼声被漠视,最后就会影响一方发展大计,削弱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现在全国多地不约而同,在干部选用、考核、监督机制上大胆探索创新,实际上是出于现实的迫切需要。当前发展面临的国内国际竞争形势日趋激烈,疫情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各种困难叠加,稳增长与促发展对干部能力、素养、精神状态、工作作风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促使一些地方出台新的干部激励机制,寻求发展突破。
这意味着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正面临“范式”的转换:比如,现在更强调德才兼备,在德的基础上更加重视能力;更加求“变”,要求干部主动担当作为,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用人效果评价上,现在普遍运用目标考核、政绩考核等方式,评价体系趋于“量化”,标准更客观公正,结果更可以预期,也更有说服力。
“能者上庸者下”主要包含两项内在要求,一是实行更加灵活的干部岗位设置和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打破僵化的干部制度对“躺平式干部”的保护,让“躺平式干部”躺不住;二是在重德的基础上坚持唯才是举,坚决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重用起来。现在很多企业实行项目制、事业部制,以业务为中心搭建组织,因事设岗,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对此,地方政府部门不妨根据自身需求,有所借鉴、积极尝试,为更多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提供施展平台。
选拔“闯将”“干将”,关键是克服掌握选人用人权力者的私心,将选贤举能的现实需要制度化。对此,需要持续在实践中打破条条框框,形成新机制、推出新操作,并经受实践的检验。南阳将毛遂自荐纳入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轨道,效果到底如何,固然有待实践检验,但这种创新精神值得鼓励。
杨于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