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定于12月19日上映的冯小刚贺岁电影《私人订制》12月5日刚传出“没过审,影片需要简单调整”的消息,两天之后,发行方就站出来给影迷吃了颗定心丸:“片子绝对已经过审,上映时间也不会改变。”
今年的贺岁档,没有猛料,即使大片也不例外。
在经历了《夜宴》、《一九四二》等关注人性的宏大题材后,冯小刚今年终于回归到自己最游刃有余的“冯氏喜剧”,与老搭档王朔、葛优联手炮制了《私人订制》;成龙携他的招牌系列《警察故事2013》加入战局;刘青云、古天乐和张家辉主演的《扫毒》集搞笑、情义、催泪和动作于一体,号称创造了港片30年最大场面;刘德华监制并主演《风暴》;王晶携周润发续写《赌神》。“老江湖”个个实力不容小觑,“新贵”的表现也令人期待:《无人区》主打“宁浩+徐峥+黄渤”的黄金组合招牌;导演滕华涛带着小清新的《等风来》卷土重来,期待续写《失恋33天》以小搏大的票房神话。
不同于以往贺岁档杀气腾腾的“悲壮血拼”,整个12月几乎没有哪一天会有超过两部影片同时上映。连冯小刚、成龙两位贺岁大佬的《私人订制》和《警察故事2013》都没有预想中的死磕,不仅风格上各亮各的绝活,而且前后相隔5天上映,难得一副相敬如宾的姿态。
从为躲避一个影片而频繁换档、撤档,到网络“水军”的推波助澜,从2011年的张伟平单挑八大院线,到2012年《复仇者联盟》提出“一口打包价”……与以往贺岁档频频上演的恶性竞争相比,今年的贺岁档被国盛影业总经理高军形容为“一个比较平和、比较平静的市场”,没有几部强片公开PK,没有口水仗,片方和院线之间也很融洽。
只是和谐的背后,今年贺岁档的“吸金”能力令人担忧。
去年贺岁档,前有以12.65亿元破华语片票房纪录的《泰囧》,后有占据内地影市票房榜第三的《西游·降魔篇》,中间还有票房超过8亿的《十二生肖》。
根据不完全统计,今年贺岁档将有《私人订制》、《警察故事2013》、《无人区》、《喜羊羊6》、《西游记之大闹天宫》等34部影片上映,远低于去年同期的44部。有分析认为,今年的贺岁档电影在创作数量和制作成本两方面都倒退了3年,水平跟2010年持平。
而一些电影制作行业人士对这个观点并不认同,“过去几年的贺岁档虽然热闹,但群雄乱战之下绝大多数影片却最终成了‘炮灰’,避实击虚,在日益庞杂残酷的电影市场上找准自己的位置,这是中国电影人必须要做的功课”。
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教授看来,眼下看上去有些冷清的市场恰恰是中国电影市场趋于理性成熟的信号,因为“贺岁档的特殊地位有了改变,实际上我们现在有暑期档、长假档、甚至连一天的光棍节也有档期。现在全年都有非常密集的市场,贺岁档的集中度就会降低,所以电影的发行也逐渐理性,大家不用都去争贺岁档那两三个月的时间了。”
除了档期密集从而降低了影片对贺岁档的依赖,一些大片对贺岁档热情不再,还因为那些不按常理出牌的“黑马”。
去年此时,众多贺岁大片纷纷败在爆冷胜出的《泰囧》手下,此后中小国产影片异军突起,接连创下市场奇迹。这直接导致了新一轮贺岁档中,入市的大片明显减少。业界人士坦言,在市场和众多非市场力量的博弈下,贺岁档已然不再是当年所向披靡的“抢钱档”,对很多即将步入这个“看上去很美”的档期的影片来说,“贺岁”的风险日益加剧。
近日召开的中国影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童刚透露,截至11月25日,今年全国电影票房已达193亿元,其中国产片票房107亿元,占比超过55%,全国城市影院新增银幕4500多块,银幕总数已达1.76万块。
然而,在终端市场高速拓展的同时,内容生产能力仍然没跟上。先是年底警匪题材扎堆,接着是情人节前后爱情片泛滥,同类型影片入市频率如此之高,不仅有过度消耗之嫌,更反衬出目前国产电影成熟类型之少。
不久前,一项针对今年年末和明年年初即将入市影片的摸底调查结果显示,贺岁档期间,57.03%的观众准备与家人一同观影,而期待看到喜剧片的人占比高达82.89%。徐峥也曾公开表示,《泰囧》之所以吸引观众,说白了就一句话,“喜闻乐见”。但从今年贺岁档排片看,笑声少了,枪声多了,合家欢类型的贺岁喜剧产量骤减,警匪动作片的数量空前增加,纯粹的喜剧片只有《私人订制》。
不过,今年国产大片之间的“厮杀”不如去年激烈,却也给青年导演和中小影片带来了更多机会。最近几年,各种路数的新导演轮番上演“轻电影”大战,贺岁档也成为检验新导演市场接受度的舞台。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贺岁档只有四五部新导演影片上映,2012年之后,这个数字翻了近3倍。加之影院终端建设突飞猛进——国内银幕具备单日放映近8万场的规模,一部影片独霸全部市场的现象已成明日黄花,这一切都让新一轮的贺岁档充满变数。
谁有望成为今年贺岁档的银幕“黑马”?是贺岁大佬们的银幕喜剧回归,是香港资深艺人的拳脚子弹,是中生代导演文艺气息浓厚的性情之作,还是主打卖萌的动画经典?说到底,“天时地利人和”只是影响影片票房产出的客观因素,关键还是无数业内人士说过的那句老话:好影片造就好档期。
本报记者 吴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