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07月25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见证、传播、践行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欧莱雅·中国十大校媒主编关注灾后重建四川行”优秀作品选

“发现之旅”丰富大学生记者的人生看法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7月25日   08 版)

    在水磨镇参加旅游节的母亲和新生儿

    中山大学 卢一波摄

    活动评委会认为这些文章都很优秀,第一、是起点都很高,完全是从一篇好文章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的文法的角度去看;第二、是这些文章传递出了最真实的情感,这可能是很多职业记者在他们的文章里面想要表达都表达不出来的东西。同样,大家的文章都在表达情感,怎样能够真正地表达个人对生活甚至对人生的更深刻的感悟,这里面便有高下之分。在评选的时候,面对很多文章我们翻来覆去看了很多遍。有三篇是写人物的,写的也非常好,但是非常遗憾,在整体的十篇文章里面,人物报道显得不如其它的报道更加全面和厚重。其它的报道不仅写人物,而且写灾区的视角、灾区的整体面貌,再加上整体的感悟,所以从这些文章整体的面上、整体的力度上,就超过了对一两个人物的报道,但是不否认大家对这几个人物的描写和报道,都非常精彩。

    最终获得一等奖的作品,主要原因是文章非常成熟,短短的五六天时间,客观上说,想让人了解灾区的全貌是非常困难的,但是这篇文章用比较高超的技巧,通过点面信息的有效结合,加上一些数据的恰当使用,这样仅用不长的篇幅便向我们展现了汶川灾区的整体面貌。另有一篇文章,体现了通过寻访之后,个人最真实、最深切的感悟,中间有几段话非常打动人。此外还有一篇文章是最生动全面地展示了灾后重建的几种不同的模式,没有遗漏。

    非常感谢欧莱雅的兰总,能够给大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在这样短的时间里面丰富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甚至改变了人生的态度,收获是非常大的。

    另外还有一些网友的文章,也非常的好。有一个叫《坚守脚下的这片土地》,是人物报道,主人公在震灾之前和父亲跑建筑,每年收入至少一二十万,现在在灾后重建的纪念馆看大门,每个月的工资是800元,我们的网友就写这个人,写他为什么愿意做这个事儿,这是所有网友里面写的最令人感动的一篇。还有一位华中农业大学学农的学生,他完全从产业的角度去解析汶川地震灾后在更高的层面上去恢复农业,他给了非常好的建议,从学术的角度讲,我们的在校的学生能写到这个层面,很不易。

“发现之旅”丰富大学生记者的人生看法
从输血到造血的灾区重生之路
救命,也需救心
灾区铭恩奋进 四川依然美丽
心灵重建:生者前行的力量
重建乡村旅游经济
“最美女护士”的内心深处
灾区重建各显神通
谢莺燕:来西部“筑巢”的“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