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次灾区行中,团绵阳市委副书记说:“无论心理援助在中国的发展怎么样,至少这次地震让这个概念进驻到了这片土地上,让全国开始对心理问题关注起来。”
2008年汶川地震,许多志愿者进驻到四川,其中不乏许多做心理援助的。“防火、防盗、防心理援助。”团绵阳市委副书记跟我们说。在一开始的时候,有许多志愿者没有通过团委或者其他组织直接进驻灾区进行志愿活动。同时又由于那些志愿者自身心理援助方面的知识不够,导致一些需要心理援助的人的伤疤一次又一次地被揭开,造成“二次伤害”。
地震已经过去三年的,心灵的重建是否就像灾区重建一样变成一个完成时?
在什邡市红豆村,一开始的交谈中,村民辜春香显得有点愤怒,她抱怨自己的收入大不如前,工作没有着落,生活无法保障。随着谈话的深入,聊起地震前后自己发生的各种变化,以及对现在周围生活的理解。渐渐的,她说,觉得自己房子很不错,等以后村里的旅游业搞起来生活应该会更好一些。
在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负责心理援助的陶用富在解释心理援助的原则时说:“要让人们发掘自身重塑潜力,让他明白这是天灾,不是人祸。”据陶用富介绍,绵阳市已经基本建成心理援助的服务网点,并且深入到每一个村。但是在实际操作当中,很多地方只是一些社区的医生兼任了心理咨询师,而绵阳第三人民医院则为这些人提供培训。
当然,心理援助的工作也面临着一些困难:灾区地域广,人员流动大,这给心理援助者在做考察、评估上带来了一定困难,交通和人员成本很高;专业人员缺乏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很多志愿者都只是一些暂时性的,做了一两个月就走了。但是心灵重建也好,心理援助也好,都不是短期能解决的,都需要长期的坚持和服务。
团绵阳市委副书记在介绍的时候说,目前能做较长时间的也只有一些学校的心理调研项目,这些项目有学校或者教育部的资金支持,又有老师的指导,相比志愿者的短期性行为来说,已经能够保证较长时间的服务了。但是等到项目结束,心理救助站要如何运营下去仍旧是一个问题。
当然也有一些较为成功的组织和模式出来。比如,四川省应急志愿者总队,志愿者平时都是有自己的工作的,只有到一些紧急情况的时候大家才会迅速集结起来,共同去完成一些志愿服务。比如在云南盈江地震时,四川应急志愿者总队就派出14人的专业志愿者团队,携带生命探测仪、中继电台、发电机等专业救援设备,连夜驰援盈江灾区。
四川省应急志愿服务总队成立于2008年10月13日,是全国第一支针对地震应急救援组建的专业志愿者团队,队员们拥有丰富的救援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