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安区中,大别山石窟群内,有一景点,唤作风情谷。迷魂沟谷之中,路路皆通;乱石堆叠,迷中有趣。一路登高纵览,遥遥望去,茂林修竹之中掩映着花戏楼,逐渐走近,温婉动听的唱声便萦绕耳边,挥散不去,似是与我们的生命完成了一次难得的相遇和碰撞。
那声音曲调柔美,唱腔圆滑,让游客不禁驻足停歇,来感受这旋律带来的无限遐想,这便是皖西庐剧。它起源于大别山民歌,同时吸收了淮河一带花灯舞以及锣鼓书、采茶戏等诸多民俗元素。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已成为了六安这座城的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一种综合的艺术表达。它述说着大别山麓的别样风情,传唱着百年民俗给我们带来的震撼与力量。
作为本土重要的民俗文化,自上世纪50年代起,庐剧与皖西人民的生活便难以割裂。人们插秧、采茶,辛勤劳作时,嘴上还不忘哼唱着庐剧助兴。而每逢喜事或其他重大活动时,庐剧作为表演项目也是必不可少的。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到80年代迎来了最为辉煌的时刻。可就在几近鼎盛之时,便遭遇了流行文化疾速发展带来的巨大冲击。这样的变革使得带有浓厚生活气息和乡土特色的庐剧渐渐失去了昔日的光彩,在与新兴文化的角逐和较量中,庐剧的地位显得有些尴尬:不仅当地人不愿听不愿学,就连专业表演也一度低迷。后来,一批庐剧老艺术家便发起成立皖西庐剧艺术研究学会,联手一批时代新秀,致力于将皖西庐剧艺术进一步发扬光大,使之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我们的寻访队伍来到这里时,有幸欣赏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里的《十八里相送》,这是庐剧中非常有名的一个剧目,唱腔独特且多变,表情动人而丰满,已几近失传……我赞叹于当地对珍稀剧种的传承和发扬所做的努力,更感动于这片宝地厚重的文化积淀以及独特的人文与精神内核。更为重要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通过旅游产业得到了极好的传播与扩散,这便是风情谷花戏楼带给我最大的震撼。
皖西庐剧,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惟愿世之咏叹渺远迄今之余,不忘传承在心间!(中国人民大学 韦国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