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自己懂了有啥用,要让你的学生懂啊!”时隔40年,即将步入花甲之年的王国顺还记得当自己第一次走下讲台时,听课教师对他说的这句话。
那是1973年,教师匮乏的年代,就在登上讲台的头一天,刚满19岁的王国顺还扛着锄头在地里干农活儿,到了晚上,临危受命的他拿到第二天要讲的课本,开始挑灯备课。
在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口孜镇中心学校,王国顺经历了自己人生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失败”的课堂,“什么是斜、什么是斜高”,这些看似简单的概念,他“磨破”了嘴皮,学生仍像在听天书。
王国顺意识到,让学生“懂”不只是靠说那么简单。第二次上课,他带来一只棱台模型,这是他头一天晚上用周边地里的高粱秆扎出来的,这一做法收效甚好,王国顺几乎没有费任何口舌,学生们就明白了。
如今,王国顺不再担心“上座率”了,他的物理课已是全校最受欢迎的课堂。40年来,他开发制作的科学教具760多件,其中13项获国家专利,可定型生产的有3件,他还因此受到钱三强、杨振宁等科学大家的接见。
而那时,农村学校条件简陋,在最初的物理课堂教学中,实验器材严重匮乏,仪器设备几乎是一片空白。加上学生见识少、基础差,王国顺每带过来一套新鲜的家伙什,总能让那些准备打盹儿的学生兴奋起来。而那些表现积极的“差”生,一有进步,王国顺便毫不吝啬自己的表扬,公开在教室里称赞鼓励,久而久之,“哪还有什么差学生?”
事实上,也正是对教具和教学方法的琢磨,才让王国顺坚信了这一点,他告诉记者,“‘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说得一点也没错!”
有时候,王国顺甚至喜欢所谓的差学生。说起来,也是平时和这些孩子接触的多,老叫他们去办公室,找他们谈话,来回接触得多了,这些孩子毕业回校,见到老师们总会亲切地跑上去打招呼。“‘当初要不是您啊……’,说起这话茬没完没了,似乎他们的青春里面就有我的存在。”相比之下,那些所谓的好学生见了老师则没这么亲切,或许他们觉得自己的成功更多地是靠自觉,和老师没什么关系。
几十年过去了,他的学生里有不少成了当地的致富能手,有的到外地打工,月收入不菲,而今返乡开办家电维修部,年收入10万元左右。
王国顺告诉记者,他现在的梦想就是再多教点书,让更多的农村孩子考上大学,“只希望他们都比我强,不比咱强,那就是倒退了!”